第318部分 (第1/4页)

烟囱里也不冒烟了,烧砖的厂房里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

赵华问道:“这里怎么不生产了,按理说这是全县唯一的一个砖瓦厂,业务应该挺不错的,怎么会一点动静也没有。玉东镇镇zhèng fǔ也没有这方面的汇报?”

“没有听说,砖瓦厂在没有搬迁之前,生产一直都不错。但是自从搬到玉东镇以后,好像都没什么动静了。具体的情况以前一直都是常务副县长张丰在负责、。”顾晓波说道。

赵华没有言语,而是想沿着烧砖坯的厂房的土坡爬到二楼上,刚爬到一半,就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喊道:“你们是买砖的吧,这个砖瓦厂已经不生产好些rì子了。你们还是去到方山县去买吧。”

“为什么不生产了呢。全县就这么一家砖瓦厂,应该不愁销路吧,即使不需要那么大的量,也没必要一定都不销售吧。”赵华跑下了土堆,来到那个中年男子的身边,掏出一支香烟。递给他说道。

那个男子抽上了烟,说道:“全县这么多人,盖房子的。沏猪圈的……谁不需要转头啊。哪里是销量不好,我们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

“既然销路没问题,那为什么会不生产了呢?”赵华甚是疑惑的问道。

“看你们这副模样。我想你们也是刚到玉东镇。既然这样,你走过玉东镇的路,你大概也知道为什么了吧。”那个男子看了看赵华他们的装扮。像是见过世面的人,这样说道。

“你的意思是运不出去。”

那男子果然没看走眼。这个年轻人的脑子里确实有点东西的,可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很可能是做生意的。

“何止运不出去,还运不进来呢。煤炭运不进来,我们拿什么烧煤。”

赵华点点头,确实是这样的,交通是企业的命脉。

顾晓波在一旁疑惑的问道:“砖瓦厂搬到玉东镇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难道一点都没生产吗?”

“当然不是,以前这条路没有现在这么糟糕。之前还是县里算是好的一条石子路。但是在砖瓦厂生产大概半年的时间,这条道理仿佛一夜之间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我们也多次打报告给镇zhèng fǔ和县zhèng fǔ,但是每次都石沉大海。”那男子似乎对这个砖瓦厂很有感情,挺是伤感的。

“那你们自己也可以出钱修路啊,这条路也不长,而且铺石子也不需要多少的资金,就让砖瓦厂的工人去铺都不成问题。”顾晓波说道。

“是这个道理,但是zhèng fǔ就是不让我们铺。”那个男子显得十分的无奈。

这就奇怪了,这边zhèng fǔ是想方设法的要修路。可是玉东镇可好,人家帮助他修路,他却不要。顾晓波还想继续的问下去,但是被赵华给阻拦住了。

“那这一年多的时间,全县总不能不用砖头吧,这些砖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赵华问道。

那男子抬头看了一下赵华,这个年轻人总是能恰到好处的抓到问题的关键。他说道:“是从县外的一个叫做丰明的砖瓦厂过来的。……”

那个男子yù言又止的样子,赵华知道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玉东镇镇zhèng fǔ居然不让企业自行修路,这其中必然大有猫腻。而且就算玉东镇的这个砖瓦厂在这里不方便生产,完全可以迁回去啊。

问题的关键是出在这个丰明砖瓦厂的身上了,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直白的叫出砖瓦厂的名字,说明那个厂一定有什么名堂。

显然眼前的这个男子他知道其中的道道,不过不愿意说,或者是不敢说。赵华也不想去强行的追问,赵华继续的说道:“那砖瓦厂的工人呢?”

“不生产他们总不能喝西北风吧,都回去种地了。”

“那你怎么不回去种地啊!”顾晓波插话道。

那个男子沉思了片刻,然后才缓缓的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厂子总不能说扔了就扔了,总要有人看吧。我这个厂长没有把厂子经营好,愧对于国家,更愧对于砖瓦厂这些工人们,我也总是相信,厂子肯定有一天会恢复生产的。”

赵华点点头了,原来这个男子就是砖瓦厂的老厂长。

曲新洋和司机在乡zhèng fǔ门口一直等到下班时间,只见一位带着眼睛,穿着板正的中山装,头发有些花白,骑着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一个黑sè的公文包的男子从镇zhèng fǔ里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