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了四十万两。为了炫耀门第,八戒特意在八字庚帖上绘些半妖半兽图腾,充当标记。北方各国如获至宝,急忙铸成徽章盾牌,四处镶嵌。

沙僧看着八戒成天兴致勃勃、肆无忌惮地胡编乱造,不禁有些害怕,手里的银子似乎也隐隐发烫。

“哥啊,如此乱搞,万一被朝廷逮到,轻者剥皮抽筋,重则醢成肉酱矣。”

八戒不屑地哼了哼,“等她长大认亲串门,老猪早已功圆行满,重返灵山,圣殿一坐,成为万世师表矣!”

说来也怪,生计国自打松开裤裆、尽情生养之后,持续风调雨顺,三街六市一片繁荣昌盛。一日早朝,君臣议事,言及朝廷库银,国王七问八问,忽然发觉除了育婴衙门每月进贡十万两,其余衙门则个个伸手讨饷。国王冥思苦想了一夜,终于下定决心,将育婴衙门连升五级,凌驾于各部之上,统管大小衙门。除了专司赋税的一块,其余官吏不分品级,一概改行贩婴。“若婴幼不足,可权宜变通行事,务必多贩多赚,报效朝廷!”

祭神老爷一夜之间,加官进爵,权倾朝野,少不得端足架子,升堂点卯。

“诸位大人今后务必遵从本府号令,齐心协力,改行开贩,发奋报效。若有违令抗命者,就地革职罢官。贪赃舞弊者,一经查实,定阉不饶!”

八戒沙僧睡到日上三竿,方入公堂,骤见大批官僚寒暄致意,一时摸不着头脑。祭神老爷满面春风,逐一引见,二人顿感两眼漆黑,情知混到了穷途末路。

“老猪正要外出讨债,改日再与诸位大人细细切磋。”

祭神老爷大权在握,动辄排场,即刻派遣一队官兵护卫车杖。

一行人走走停停,奔出几十里地,天色已晚。官兵搭起帐篷,埋锅造饭,入夜轮番值守。次日一早,却发现两位法师离奇失踪,众人分头寻找,一无所获,只好掉头回去覆命。

从此,民间世世代代人贩不绝……

作者题外话:阉阉一息,神仙救命。 。 想看书来

农夫国

诗曰:

脸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不得闲,

背井离乡去卖命,走南闯北又一年。

入秋之后,八戒沙僧沿着崎岖山径西行,远远望见一个村落,有几缕炊烟袅袅,霎时勾起二人饥肠辘辘,八戒摸着肚皮,口占一偈:

“似早非早,赶上便好,

莫道荤素,但求一饱。”

二人手捧破碗,挨家挨户化去,岂知当地民风只崇尚勤劳,不敬鬼神之道,二人走遍全村,竟无一人理睬。

八戒伤心之余,趁农夫闭门吃饭之际,偷偷溜到鸡舍边上,抢了一只老母鸡就跑,一口气奔出四五里地,看到一片河滩,二人刚蹲下和泥,准备动手烤叫化子鸡。忽然,从芦苇后面钻出一个放牛娃,一眼认出自家下蛋的老母鸡。

“何方蟊贼,胆敢偷鸡!”

八戒做贼心虚,赶紧掏出两文钱塞过去,“小施主啊,放牛有啥出息!快将这钱拿去买糖果吃,长大就能考状元哩。”

放牛娃也不客气,接过铜钱,撇下牛缰,撒腿就往村口跑。过了一会儿,村头响起一阵锣声,村民手举棍棒、肩扛粪杈纷纷追了上来;二人慌忙将死鸡扔进河里,然后假装在岸边捕鱼。

众人交头接耳了片刻,便将二人带回村里,施舍些残羹剩饭。一位长者见二人如同饿鬼投胎,忍不住老泪纵横,硬要将山坡下一亩薄地让给和尚耕种,“惟有流汗,吃得才香。”

八戒一贯好吃懒做,对长者的善意,死活不允,“施主啊,老猪自打娘胎出来,就没干过粗活,手无缚鸡之力,肩无担粪之劲;多亏一个算卦的卜师指点出家,从此潜心修炼,念经拜佛,委实不会耕种农活。”

那长者一辈子种田,感触颇深,“此乃泥腿子营生也,脸朝黄土背朝天,一碰上干旱年头、水涝光景,只得外出逃荒。眼下虽无天灾,实有人祸,苛捐杂税样样盘剥;青壮一辈纷纷背井离乡,或卖苦力,或作奴仆,有几个黄毛丫头禁不住花花诱惑,堕落为娼,实乃奇耻大辱,玷污门风。幸亏有几个大汉飘洋过海,学得一身洋荤洋腔,衣锦还乡,倒也不失为一方榜样。”

村里有一帮刚刚长成的少壮,情愿跟随和尚去王国闯荡,一伙人沿河而下,一路看到许多荒废的村落,地里的茅草比人还高,黄昏中,零零星星的乌鸦在坟头枯枝上,不紧不慢地聒噪,仿佛预示某种不祥之兆。

走了十几天,终于踏进王城,众人满心指望做工忙活,淘金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