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没有!”十一娘瞪了徐令宜一眼,“一直问我什么是打架?”

徐令宜很淡定地“哦”了一声,漫不经心地道:“我不是怕你面子上过不去吗?”然后把目光重新落在了手中的书卷上,一副认真看书的模样。

十一娘为之气结。

还好只是互相调侃了一下,要是真的“打架”……脸就丢大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小声嘀咕了几声“真是的”、“也不知道是谁不肯放手”之类的话。

那个只当没有听见,和十一娘说粱夫人提到了那门亲事:“既然是觉得自家的姑娘长相出众不愿意轻易许人,又特意借着粱家添了孙子的机会到燕京来,只怕有所图,不是做父亲的心思重”就是那姑娘的心思重。我的意思,不看也罢!”,十一娘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出言戏谑徐令宜不成反而被打趣了!

“妾身知道了!”她应着,放了罗帐。

徐令宜点了点头,正色地问她:“对了,你怎么跟谨哥儿说“打架,的!”

十一娘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有些意外。

徐令宜嘴角慢慢泛起一个笑意:“要不,我们来试一试怎样?”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徐令宜预料的那样。

自为徐嗣谕中秀才的事在宴客后,有不少人家委婉地表示想和徐家结亲。从前还有徐嗣谕没有功名做借口,现在挡箭牌没了,十一娘颇有些为难起来。

真正的高门嫡女一个没见到,她一个也不认识,偏偏别人对他们家却是知根知底。因为是养在闺中的千金小姐,打听起来非常的不容易,这让她心里有些没底。

考虑到徐嗣谕以后会自立门户,她想给徐嗣谕娶个能独挡一面的妻子。

正在这时,方夫人带着儿子到了燕京。

按照礼节,她先去拜访了三夫人。

太夫人知道了微微点头,si底下和杜妈妈道:“看样子,我们家这位要被人拽在手心里了。”

杜妈妈正坐在小杌子上给太夫人剪脚指甲,笑道:“只要日子过得好”谁被谁拽在手心时都是一样。”

太夫人哂然一笑:“也是。他们现在搬到三井胡同去了,我眼不见,心不愁。只要这家里的事最后是个明白人撑着就行了!”

杜妈妈笑而不答,服侍太夫人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夫人陪着方夫人来给太夫人请安。

方夫人个子不高,五官端正,目光温和,看上去是个很平凡的fu人。让十一娘不由在心里小声嘀咕:这要是在其他场合见到,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方夫人是这个样子。看样子,方氏不是像父亲就是像祖母。而方氏的弟弟只有十岁,进退间虽然礼数周到,眼中不时流lu出来的好奇却为他平添的几分稚气,显得很可爱。

太夫人看着很喜欢,拉着问几岁了,启蒙了没有,平时都做什么……又让人请了徐嗣谕等人来见客。

方夫人见了徐嗣谕大为赞赏的样子,夸奖了好几句,听口气,方冀当着家里的人说了徐嗣谕不少的好话。而比长方少爷一岁的徐嗣谆和小方少爷两岁的徐嗣诫和方少爷则一见如故,很快就玩到了一起。至于年幼的谨哥儿和诜哥儿,被抱出来给方夫人行了个礼就抱回了自己的屋。

太夫人客气地留方夫人午膳。方夫人没有推辞。但午膳过后,她借口不打扰太夫人午休,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送方氏母子和三夫人等人到垂花门口。

刚要折回去的时候,有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看见十一娘,他作揖行礼:“四夫人,小的是去韶华院给二夫人送帖子的!”十一娘一愣。

二夫人深居简出,不知是什么人给二夫人下帖子。

她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来拜访二夫人的竟然是高太太。

“你们这又是怎么了?”高太太见到二夫人就笑道,“前些日子柔谨出嫁的时候都好好的,怎么过府一趟,你嫂嫂又在家里暗自垂泪呢?”

二夫人听着眉头微蹙。

她最反感项太太当着娘家的人说项家的闲话。

可没等她开口反驳,高太太就长长地叹了口气:“你们啊,让我说什么好?一个呢,刀子嘴,豆腐心。该管的从不推辞,就是那不该管的,也一并揽在手里稳稳当当地办妥了,偏偏这嘴上不承认。一个呢,从小被宠坏了,说起话来没遮没挡的,连个弯也不会拐一下。照理说,我一个外人,不该掺和到你们的事里去。从前,我也只是在一旁看着,背后说说你嫂嫂。可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