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1/4页)

“侯爷?”虽边笑道,“侯爷说那花盆看上去不出奇,没想到还是件古董。

谁知道花暖里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徐嗣谕笑起来:“要是我,恐怕也不知道!”

还想再问,徐嗣勤得了音过来:“走,我们出去吃饭去。我大舅兄特意春熙楼设宴执行你。”

“正好,我也要去见见方大哥。”徐嗣谕笑去梳洗了一番,“先生说上次抄名卷的事多亏有方大哥帮忙。特意让我带了些乐安的土仪送给方大哥。”

两人说说笑笑去了春熙楼,很晚才回来。

第二天一早头痛欲裂的地去给太夫人问安。

太夫人正搂着谨哥儿安慰他:“……在自己家里,当然想拿就拿,谁还会去仔细看是什么东西。怎么知道会突然冒出个十年一开花的君子兰。再说了,那君子兰长得和兰草有什么区别,我们谨哥儿自然不认识。这件事,全是你二伯母的错。”

坐在一旁的二夫人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不仅没有生气,望着谨哥儿的目光还十分的柔和。

谨哥儿原来还有些不安,听太夫人这么一说.飞快地骏了二夫人一眼,见二夫人眉宇间含笑,他小身材一直,人都挺拔了不少:“就是,就是!”一面说,一面小心翼翼地打量二夫人,见二夫人还是原来的模样,胆子又大了些,“我又不认识什么是君子兰,什么是兰花!”说完,紧紧地依偎在了太夫人怀里。

二夫人看着他色厉内茬的样子,再也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谨哥儿再看见二夫人就不怕了。

就好像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不见了,他越发的顽皮起来。

先贴个草稿,明天改错宇!

PS:姊妹们,有粉红票的还请多多支持,谢谢了!

第六百零一章 过正(中)

徐嗣谕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家这才有空理睬他。

“去给您母亲问过安了?”太夫人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孙子”满意地笑着颌首,“比去年走的时候结实了不少。看样子,文竹那丫鬟还算尽心。”,“五姨母来拜访母亲,我行了个礼就过来了。”,徐嗣谕笑道,“文竹当年是您亲自挑的,说起来也是您的恩典。”

太夫人听了呵呵地笑,扭了头对坐在一旁的二夫人道:“这孩子,也知道哄人了!”

二夫人笑盈盈地望着徐嗣谕,并不做声,却有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亲昵。

谨哥儿看着就跳了出来。

“,二哥。”他拉了徐耐谕的衣袖,“你回来没有给我带东西!”,非常理直气壮的质问徐嗣谕。

太夫人和二夫人忍俊不禁,徐嗣谕也失笑:“带了,带了。东西放在箱笼里,昨天没来得及清理。等会我给你送过去,好不好?”,谨哥儿眯了眼睛笑,露出一副“这还差不多”的满意神态,又惹得屋里的人三个人大笑起来。

二夫人就对徐嗣谕道:“你母亲为了你的婚事从端午过后一直忙到现在,你要好好地跟她道声谢才是。”,徐嗣谕脸色微红,有些羞涩地应了一声“是”。

谨哥儿睁大了眼睛望着徐嗣谕,好像对他的表现很困惑似的。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太夫人,四夫人带着钱太太和钱公子过来了!”

太夫人笑着说了声“快请进来”谨哥儿已一溜烟地跑到了太夫人的面前,抱着太夫人的胳膊,把小脑袋靠在了胳膊上。

“不怕,不怕!”太夫人看了就去抱谨哥儿。

谨哥儿已不是小时候,太夫人早就抱不动了。他立刻蹬了鞋,动作麻利地顺势上了炕。

太夫人马上把他搂在怀里:“我们谨哥儿又没有做错什么事……万事有祖母呢!”,一面说,一面轻轻地拍着谨哥儿的背。

谨哥儿不住地点头,身子却朝着太夫人怀里缩了缩,表情也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徐嗣谕不由暗暗称奇。

母亲是个很温和的人,和那些小丫鬟们说话都是细声细声的。怎么六弟一副十分害怕的模样?

思忖间,十一娘带着五钱和鑫哥儿走了进来。

鑫哥儿比歆姐儿小一个多月,长得像钱明,秀秀气气的。大家说话的时候他安静地坐在那里,一双眼睛却骨碌碌直转,脸上不时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一看就是个十分顽皮,坐不住的孩子。

把屋子打量一遍后,他的目光落在了炕几上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用翡翠和水玉做的荷叶滚珠的小物件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