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也就是说,要留了大奶奶方氏在身边侍疾。

十一娘不禁叹了口气。

这么多年了,大孙子都有了,三夫人对方氏还是不依不饶的。

到了中秋节那天,三夫人和方氏果然没来。

大家的话题都围绕快要生产的金氏转悠。金氏是头一次怀孕,羞涩地坐在一旁低了头不做声。而徐嗣俭听说徐令宜让徐嗣谆几兄弟包了雅间观灯,也要跟着去。三爷这两年被三夫人和大儿媳之间的刀光剑影整得很烦。想到今天妻子又借故把大儿媳留了下来,母亲还关切地问妻子的身体,让杜妈妈明天一早送些补品去。。。。。他心里就更烦了。

“不如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吧!”他对徐令宜说:“我们好像还是建武五十八年先帝六十大寿那年去逛过灯会,离现在也有十几年了吧?”

徐令宜点头:“那年先帝还带着文武大臣在午门墙头观灯火……第二年开年就薨了!”也正是储位争夺最激烈的时候。他颇为感慨的道,“行啊,我们也出去走走。”

太夫人几个就移到穹凌山庄喝酒。

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几杯下去就有些醉了。听着十一娘等人聊天,歪在罗汉床上就睡着了。

“你们先回去吧。”二夫人坐在了罗汉床边,俭哥儿媳妇怀着身孕,四弟妹明天还要早起主持中馈,五弟妹又拖儿带女的……我在这里守着就行了!”

夜已深,十一娘也有些累了,说了几句类似于“有劳二嫂”之类的话,就和五夫人一起下了山。

路上,歆姐儿要留金氏到自己屋里歇息。

“不行!”五夫人抱着已经睡着的诚哥儿,“你那野性子,要是把你三嫂的肚子给踢了怎么办?还是让你三嫂到你二嫂屋里歇了!”

“娘!”歆姐儿不依,却只是嘟了嘟嘴。

五夫人请了个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导歆姐儿礼仪,歆姐儿行事越来越像大姑娘了。

“那像什么样子!”五夫人不同意。

金氏见歆姐儿不虞,忙给歆姐儿解围:“要不,我们都去二嫂哪里歇了?”

“好啊!”歆姐儿赶在五夫人开口前道,“可以我们可以一起秉烛夜谈。”

“留你三嫂在这边歇着,就是怕她累着了。”五夫人笑嗔道,“你倒好,还秉烛夜谈?快给我回去睡觉去。”

歆姐儿不依,最终还是和金氏去了项氏那边歇息。

十一娘回到屋里,月光如练,没有人话,静动,却显得有些空荡荡了。

可能是惦记着观灯的人,她睡得不安生,小憩了一会就醒了。

怎么也睡不着了。她索性披衣起来问值夜的秋雨:“现在什么时候了?四少爷他们还没有回来吗?”

秋雨打着哈吹跑去看东次间的落地钟:“已经过了丑时。”又道,“我去看看外面有什么动静!”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响动。

“应该是六少爷回来了!”秋雨精神一震,磕睡全无,“我去看看!”说着,三步并做两步走了出去又很快折了回来,“是四少爷和五少爷,把睡着了的六少爷送了回来!”

十一娘忙穿好衣裳走了出去,就看见徐嗣诫护着背了谨哥儿的徐嗣谆进了西厢房。

她忙跟了过去:“你父亲没有回来吗?”

谨哥儿酣睡得如泥,怎么也不醒。

“父亲和三伯父在一起。”徐嗣谆擦着额头的汗,“三哥去找了。我们就先回来了!”

“诜哥儿呢?”十一娘帮着红纹给谨哥儿换衣裳,“睡了没有?谁送回去了?”

“他比六弟睡得还早。”徐嗣谆笑道,“我们先送了诜哥儿回去才到您这边来的!”

十一娘见徐嗣诫沉默地站在一旁,笑着柔声道:“时候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去歇了吧!”

两人齐声应喏,辞了十一娘。

出了垂花门,两人一起去了淡泊斋。一进内室,徐嗣诫拽住了徐嗣谆的手:“怎样了?”声音绷得紧紧的,表现显得有些阴霾,“还没有什么消息吗?”

“你别急。”徐嗣谆低声安慰他,“毕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柳家没有什么亲戚,我又不敢让其他人帮忙,还得旁敲侧击地问……哪有这么快!””

徐嗣诫摊掩失望之色,想到那个可怕的“可能”,他的脸渐渐苍白起来。

“要是我……不是……”他嘴角翕翕,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不会的!”徐嗣谆正色地道,“你我们长得这样像,肯定是徐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