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序(1)

代序 邓稼先

杨振宁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100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巨大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1924…1986)。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读理论物理;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被任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名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再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在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er;1904…1967)。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5个人;包括奥本海默;所以他和我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Born;1882…1970)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40多岁了;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不时出现;不过比起以前要较少出现一些。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2)

奥本海默的演讲十分吸引人。他善于辞令;听者往往会着迷。1964年为了庆祝他60岁的生日;3位同事和我编辑了一期《近代物理评论》;在前言中我们写道:

他的文章不可以速读。它们包容了优雅的风格和节奏。它们描述了近世科学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多种复杂的问题;详尽而奥妙。

像他的文章一样; 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