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不说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衣服口袋鼓起来了,最起码一年到头有余粮了,能吃饱穿暖了。

这一天临近傍晚的时候,梁鼓楼村老秦家前来来了俩城里的女娃,带着大包小包,上门来美其名曰走亲戚。

“应该是这家。”

“你找谁?”还没等赵清茹敲门,就见着一个梳着两个牛角辫子的小丫头并没锁上的大铁门里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

“你应该就是小妞妞了。我叫赵清汝,是来找秦婶子。”

“你怎么知道我叫小妞妞?不对,我现在不叫小妞妞了,我叫秦秋。”小丫头仰着头,看向赵清茹。

“我知道,你还有个弟弟,原本想叫‘秦天’,因为被住在隔壁的大伯家的孩子抢走了这个名字,所以叫‘秦昊’对不对。”

“哎?你怎么知道的?!”秦秋瞪大了眼睛。

赵清茹笑了笑,她怎么会不清楚,这名字还是她给取的呢。那年秦家婶子又怀上了,因为一直盼着想再生个儿子,毕竟再过几年即便是农村也不让生第二胎了。生怕又生下的是个闺女的秦家婶子压力可想而知。

赵清茹便写信宽慰了一番,还玩笑地说,这般天天担心,以后乳名不如就叫“天天”好了。再加上秦婶子夫家姓秦,说起来秦天不就等同于是“晴天”“青天”嘛。于是小家伙还没出生,这大名就给取好了。

这会儿的小孩子,尤其农村的娃,为了好养活,一般上学前都是叫乳名,诸如“石头”“栓子”之类的,当然也有叫“狗蛋”“狗娃”的。这不小家伙有了个不错的名,被隔壁大伯家的那口子知道后,说什么也要将这个好名字给自家已经满周岁的小儿子。

秦秋那大伯两口子,要说旁的本事或许不如秦婶子这头,问题人家在研发二代问题上,比较给力。不说三年抱俩,最起码也是连着两个儿子。在秦婶子没生下儿子之前,这一点上还真是不如隔壁大伯。

所以名字什么的,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拿走了。

之后赵清茹从卖银鱼的栓婶子那边知道这事后,便提笔写了个大大的“昊”字,寄给了秦婶子。昊,谐音“好”,寓意着“广阔无垠”。不管如何,也是希望秦家婶子未来的孩子,那心胸能宽广。最主要的一点,若是将字拆开,那便是“日”加“天”,烈日当头,压着那个“天”呢。

等到秦家婶子得偿所愿,一举得男后,果断用了这个“昊”字。据说将隔壁一直压着秦家婶子的大嫂那鼻子也给气歪了。

“娘,娘~来了两个不认识的漂亮姐姐。”就在赵清茹走神追忆当年事时,秦秋转过了头,冲着自家屋子嚷嚷了起来。

“你这丫头,让你去把你那个捣蛋的弟弟找回来,也……”秦家婶子嘴上一边念叨着,一边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看到站在院门口笑盈盈的赵清茹跟张楠时,明显楞在了原地。

“你是……赵家妹子?!”

“秦家婶子,多年没见,你可一点儿都没变呐。”赵清茹笑道,“这次正好路过,就过来看看。顺便嘛……再追讨一下当年说好的那顿农家饭。”

“不就是一顿农家饭嘛。当婶子的还能赖你不成。”秦家婶子也乐了,见赵清茹跟张楠两个手里拎着不少东西,脸上多少有点不高兴,“你这妹子,来就来吧,还带那么多东西,怪沉的吧。”

“也没什么东西,就是一些小玩意儿而已。”赵清茹将手里的东西直接交给了秦家婶子。虽然大包小包的,其实真的只是一些寻常之物。唯一比较难得的,可能还是里面有些在当地买不到的水果糕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V237

赵清茹跟王楠到秦家时临近傍晚。夏天太阳落山晚,六点多了天还亮堂堂着。秦家婶子本就是个勤快人,当年自家大闺女一岁多点儿,就跟村里几个处得比较好的,做那酱排骨跟米糕饭团拿到火车站站台卖。

赵清茹当年便是被秦家婶子那酱排骨给吸引过来的。这不,见秦家婶子手脚利索地将一块子排给切成了小块,也不怕厨房热,主动挽起了衣袖,要求帮忙。

“行了行了,这厨房里头热,回头别又把清汝丫头你那漂亮衣服给弄脏了。”秦家婶子自然是不敢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打下手的。

赵清茹见此只好坐在距离厨房最近的地方,一边看着秦家婶子忙碌,一边聊着天。

“张楠姐,你可不知道,秦婶子那酱排骨最是好吃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