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消息灵通人士见这几人惊讶的样子,倒是毫不奇怪,点点头道:“打过去了,而且云逸将军去打丰宁,还是带的步兵!”

“步兵?……莫非,山帅这次是铁了心要挖辽人一块肉了?”

“那可不是?辽人整日有事没事就来咱们大魏朝的地面上烧杀抢掠,咱们就不能杀回去?抢回去?别说山帅只拿个丰宁、兴隆,就算是打到大定府、打到中京、上京,咱们也是拍手叫好!谁能说那不是好汉子干的事儿?”

众人一听,齐齐点头:“不错,是这么个理儿。”然后其中一人忽然道:“听说云逸将军可是咱们少帅的人,这次大帅放着那么多老将名将不派,却派了个子侄辈的将军去打丰宁,你们说这是不是故意培养少帅的实力来着?”

消息灵通人士稍微一想:“张老四,看不出你还有点脑子啊?嗯,这事儿本来我倒是没考虑过,不过你这话倒是也有些道理,云逸将军虽然在几次比武中表现不错,不过听说平时吃军棍那也跟吃饭差不多,能被山帅派以如此重任,说不得还真是有少帅的面子在里面……可是不对啊,如果大帅要培养少帅的实力,那干嘛又把二公子也派出去了?”

“啊,这个……也许……或者二公子已经跟少帅有了默契也说不定。”

消息灵通人士想了想,点头道:“倒也只能这么看了。”

就在燕京城的百姓都在琢磨前线的战事的时候,大帅府的后院中,云岚却正冷冷地看着一张细长的纸笺,面沉如水。

宁婉婷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低声问道:“难道京中有变?”她疑惑道:“陛下不应该会为难铮儿才对吧?”

“铮儿没事。”云岚放下纸笺,淡淡地道:“云家有事。”

宁婉婷眉头一扬:“皇帝又下了什么黑手不成?”

云岚嘴角微微一动,脸上出现一丝极淡极淡的笑:“林宥从不下黑手。”

宁婉婷笑了起来:“是,是,他不下黑手,照你和小叔的说法,他都是玩阳谋的……那他这次又玩了什么花样了?莫非他又盛赞铮儿,还为铮儿赋诗一首了不成?那可是咱们云家的荣幸了,嘿!”

云岚摇了摇头,道:“赞倒是赞了,说铮儿一篇《牡丹赋》一出,今后无人敢再赋牡丹呢……不过这不是重点。”

赞的文采?嗯,这对云家来说,确实不算重点,宁婉婷笑着问道:“那重点是什么?”

云岚的脸上露出淡淡地嘲讽:“皇帝打算建十二卫新军,分两个大卫。然后又给了我们四家每家六个卫的新军编制……只不过,皇帝说这些新军,国库通通不管。皇室的两军由内库出钱,咱们这四支……由咱们自己出钱养着。”

【4更完成,8000+,请收藏!】

卷一 且把风流唱少年 第125章 副将和监令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不管是万昌天子林宥,还是山帅云岚,自然都是不会说的,但这不代表他们这些人心底里不明白这个事实。即便他们不知道经济学那些学术性的论点和说法,但他们可以简单的将“经济”理解成钱,这放在后世当然不对,但在眼下的大魏朝,却基本上就是那么回事了。

钱,甭管是制钱还是银两,只要它是等价交换物,它就有其独有的交换功能,它就是任何皇图霸业的基础。这个浅显的道理,没有哪一个身居高位者不明白,林宥如此,云岚亦如此。

云家很能挣钱,但也同样能花钱。在云家控制下的晋冀两省二十万大军可不是那些喝风拉烟的天兵天将,他们身上穿的、嘴里吃的、手里拿的、包括屁股下面骑的……等等这些,可都是要花大笔的钱才能弄到的。

而且现在皇帝一道圣旨一下,云家军编制虽说是多了六个卫,可是这其实反而是对云家的削弱。为什么这么说呢?云家原本有二十万大军,而周家是十五万、冷家十二万、江家十万,现在皇帝这么一来,云、周、冷、江四家各加三万多人,相对来说云家就在比例上吃了亏。

大魏朝的军事编制,卫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

三万多将士,这对云家来说并不难办,云家的军户中还有很大一批青壮年眼下并没有进入军中,而是在云家各类产业中从事生产,这些人原本是为万一战争时期有所损失而作为补充力量存在的,所以他们闲暇之时也是需要参加军事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