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手,岂能给她这个机会?干脆直接躺倒,就地一个懒驴打滚,一骨碌爬起来,惊惶未定地看见地下已经留下了自己一缕头发,顿时心头一寒:我自幼练剑,原就是派中天资最好的几人之一,如此苦练也到了十六七岁才算是接近大成,可若没有水犹寒那段时间的指点,要想风雪剑法大成,却不知要何年何月。怎么这云铮只是见我施展了三遍,居然便能如此融会贯通,两招便差点将我斩于剑下了?难道水犹寒竟然把我们雪山派的风雪剑法教给了云铮?不可能啊,水犹寒自己的剑法便是天下最厉害的剑法了,他又何必教云铮别的剑法?

她一时惊惧之下,思维更是混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

其实不仅是她,几乎所有的武林人,虽然一生练剑,却都没有明白剑的精意。剑是兵器,是攻击用的兵器,所以剑的精意只在于伤人和杀人。什么剑乃兵中君子之说,都不过是这些人闲的蛋疼胡扯乱七八的。但凡武器,终极目的只有伤人和杀人,哪里分什么王道霸道?王道也好,霸道也好,那只跟人和招式有关,跟兵器本身无关。云铮出剑全是刺,那是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用刺,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击到敌人必须做出反应的要害位置。正因为如此,所以云铮的反击和躲避才能一直看上去都那么悠闲。所以云铮的出手,除了动作快一点,其实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他真正的惊人之处,乃是眼力,也可以说是预判能力。温香怡的剑法不能说不精妙,不能说威力不惊人,但她每一次出手,却都会被云铮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破绽,然后直截了当一剑刺向那破绽。这样一来,温香怡的攻击节奏便被云铮打断了,攻击节奏被打断的后果就是许多厉害的后招都是不出来。

天下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云铮的这种攻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跟后世的闪电战有些像,闪电战是在重点突破之后连续打击,使得敌人的应变命令刚被司令部研究出来,还没下达就已经不符合战场变化,从而导致连串的溃败,最终形成大溃败,一如法国战场一般。而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失败方的攻击节奏和防御节奏都被打断,只能被动的跟着人家的节奏走——用一个专业术语,就叫“战略(有时包括战术)主动权”易手了——而云铮的反击正是有这样的效果。

只是天下武林人虽然整日练剑,却始终只是在固有的“剑法”套路上做文章,再厉害,也只是套路更加熟练,更加圆融,更加运转自如、可以随心所欲的变化。如此一来,自然剑法越精妙、招式越熟练就越厉害。但水犹寒教的剑法却是个例外,他在最初好几年之内,一直都只是让云铮练最基本一招:刺。但仅仅一个刺,却有许多讲究,比如刺的力度控制,刺的速度控制、刺的方位寻找、刺的精确性……等等。他会要求云铮一会儿“刺得快而轻”,一会要他“刺得轻而慢”,一会又让他“刺得快而重”等等……少年时的云铮刻苦异常,其练剑史若是在常人看来,那完全就是一部被虐史。然而,那般“被虐”之后的云铮,“刺”的水平却绝对是天下罕有的厉害。一剑刺出,绝不会比该有的轻重轻一分或者重一分,也不会比该有的速度快一分或者慢一分,更不会在该有的位置上刺偏一丝一毫。配合那在落叶和风雪中锻炼出来的神奇目力和剑随心动的臂力腕力,云铮的剑法可谓是“心到剑到”,已然是最顶尖的水平。

任你千招来攻,我只一剑刺去。飓风的风眼威力最大,漩涡的中心也是一般,但有人就是能一招就毁掉这风眼或者水眼,这人所使的,就是最厉害的剑法。

那老头终于动了,他踏前一步:“老朽绰号剑痴,令师水犹寒大侠名动天下之时,老朽不幸正在山中闭关,出来后找寻二十年竟不得一见,今日得见云世子剑法如斯精妙,实在忍不住也想来讨教一二了。”

本来说今天恢复大章节更新的,不料临时有事,还是回来晚了,晕。拼死拼活写了四千多,看时间不够了,再写下去就成了今天断更了,那可不行,只好先更了。

卷三 关山雪满北风急 第71章 一剑凌霄(三)

剑痴,男,约三十年前成名,具体年龄不详,真实姓名不详,籍贯不详,师门不详。{)特征:高、瘦、双手修长、平时沉默,遇到剑术高手会十分兴奋。

初次出现于江湖的地点是四川青城派,战绩:击败青城剑派长老、派中第一高手于东飞,破青城三才剑阵。

一年后出现于关中,地点金剑盟,败终南一剑金樽满,强行杀出金剑盟重围,乱战中杀敌近百,金剑盟元气大伤,至此虽未沦落为二流帮派,但已是外强中干,不复当年盛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