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此时张剑渊拥有衡阳城和十二万大军,而潇湘卫能够调集过来的全部兵力也不过八个卫,四万五千人左右,而且还要进行攻城作战,首战遇挫之后,原先高涨的士气顿时开始回落了。不得不说,大几十年没有打过仗的潇湘卫,之前的气势不过是官军对土匪的一点心理优势罢了,一旦战斗不利,这点优势自然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只是张剑渊此时所带的兵丁多是新扩编的部队,军纪和配合都还很成问题,面对装备精良的潇湘卫,守城固然大大有余,但进取却是略有不足,战局顿时僵持起来。

而这时的林曦则等到了从湖北调来的六个武汉卫援兵,正式誓师,出征平叛!

卷四 海雨天风独往来 第37章 进军湘阴

是日,皇六子、岳阳王、凤舞卫都指挥使林曦正式就任湘北平叛行军元帅,率领麾下十个凤舞卫(剩余两个卫继续戍卫岳阳)、六个武汉卫,共计九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大举南下剿贼,湘中一带立即战云密布。

枪如林,旗如云,九万大军气势如虹地向南进发,林曦一身金光闪闪的战甲穿在身上,胯下骏马乃是云铮所送,虽略逊云铮自己的乌云盖雪,但也是万中挑一的西域良马,正宗的阿哈尔捷金马血统(即后世所谓汗血宝马),此刻的林曦面色沉峻,却也颇有一份英武之气。

此时大军已过汨罗,汨罗乃是屈原投江之处,作为士林称颂的王爷,林曦在收复汨罗之后,还不得不花了三天时间举行了一次隆重的“招魂”。其间按照惯例,林曦亲自当众大声背诵了屈原的《招魂》一篇。然后手书他的好友、北疆少帅云承风的一副对联悬挂在屈子祠中。那对联便是当日云铮为难太学生的绝对:

“九派会君山,刚才向汉沔荡胸,沧浪濯足。直江滚滚奔腾到,星沉龛赭,潮射钱塘。乱入海口间。把眼界洗宽,无边空阔。只见那庙唤鹧鸪,落花满地,洲邻鹦鹉,芳草连天。只见那峰回鸿雁,智鸟惊寒,湖泛鸳鸯,文禽戢翼。恰点染得翠霭苍烟,绛霞绿树。敞开着万顷水光,有多少奇奇幻幻,淡淡浓浓,铺成画景。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鱼艭。一个个头顶竹箬笠,浮巨艇南来。叹当日靳尚何奸,张仪何诈,怀王何闇,宋玉何悲,贾生何太息。至今破八百里浊浪洪涛,同读招魂呼屈子。

三终聆帝乐,纵观觅伶伦截管,荣援敲钟。竟响渢渢随引去,潭作龙吟,孔闻鼍吼,静坐波心里。将耳根贯彻,别样清虚。试听这仙源渔棹,歌散桃林,楚客洞箫,悲含芦叶。试听这岳阳铁笛,曲折柳枝,俞伯瑶琴,丝弹桐柏。将又添些帆风橹雨,荻露葭霜。凑合了千秋韵事,偏如许淋淋漓漓,洋洋洒洒,惹动诗情。也任你说拳椎黄鹤,也任你说盘贮青螺,也任你说艳摘澧兰,说香分沅芷。数声声手拨铜琵琶,唱大江东去。忆此祠神尧阿父,傲朱阿兄,监明阿弟,宵烛阿女,敤首阿小姑。亘古望卅六湾白云皦日,还思鼓瑟吊湘灵。“

这副绝对,原本便是为屈原招魂而写,用在此处,当真是恰如其分,反正天下都知道六贤王与云少帅乃是多年好友,以云少帅的绝对献与屈子祠,正是合情合理。

至于占领汨罗,此事本身并不困难。汨罗乃在湘阴以北,湘阴有匪军头目陈光祖率领的三万大军,但林曦南下号称二十万大军,陈光祖自然不敢轻掠其锋,哪肯再多分兵,是以汨罗虽然作为前哨存在,其实却只有几队探马,根本没有防守的兵力,林曦的大军到时,汨罗早就是空城一座,湘北平叛大军轻松将之占领,连仗都没打上一场。倒让卯足了劲展示一下军威的凤舞卫诸将很是恼火了一番。

林曦倒不恼火,他虽然多次询问过云铮,让他真实的评价自己麾下凤舞卫的实力,但云铮先前只是推说“军之未战,不敢轻言强弱”,后来被问得没办法,只好告诉他说军士的训练情况和装备情况还算优秀,但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将领的战术能力这些他暂时没法评价,这些东西只能等到真正作战才可以看出来。

林曦的一个优点就是:相信专家的意见。所以他对云铮的这番话极为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云铮说凤舞卫军士训练不错的时候凤舞卫还未扩军,那个时候的训练不错不能直接套用在现在的凤舞卫上,因为当时凤舞卫只有六个卫,而现在则闪电扩充到了十二个卫,人员膨胀了一半,那么其真实训练程度至少要下降一半——可以说现在的凤舞卫训练水平其实不怎样。唯一可以倚靠的一点事装备精良,不过现在匪军已然拿下长沙,长沙库存的装备具体有多少,已经没法说清,但兵部给出的估计是“兵甲近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