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为正、副宰相。辽代一些加号尚书、中书、门下的官称,多只是附加的尊称或封赠的虚衔。南面官中设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官员有总知翰林院事、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名目。契丹人任职者称为南面林牙。

但此时,这些南枢密院的官员也开始有用起来,尤其是留守在南面的那些。云铮因为出兵太快,为了后方稳固,除了命令后续开来的部队镇守城池之外,就是直接任命辽国南枢密院的官员执掌城中政务,只是派出了少量“监察官”作为制衡和控制之用。

云铮这个决定原本很多将领都表示反对,他们觉得这些人虽是汉人,可毕竟归了辽国这么多年,早就没了汉人向往大魏之心,认为他们是靠不住的。云铮其实也知道这些人要从什么爱国主义这些方面来衡量的话,肯定是靠不住的。但是这不影响他继续任用这些人,因为在云铮看来,这些人固然对大魏没有什么向往,但对辽国只怕也没有多少忠诚。

辽国现在的局势如何,很多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说得好听一点,叫夕阳残照、落日余晖,说得难听一点那就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了。这些汉人官员学了本事却没法发挥作用,只能做这些样子官,顶个官帽子当平民,他们心里自然是不满的,对辽国自然也就谈不上多少忠诚。既然云铮这个时候给了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给了他们平时不敢奢望的权力,而且他们也大多对辽国的将来不看好,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地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间道理,无非如此。

这一来,慌的就是辽国朝廷了。

萧天佐叹了口气:“谁知道这云承风既然这般倔烈,为了芷琼一介女子,竟然真会出兵攻打我辽国。如此,便是连愚兄也失算了。愚兄原是知道云家策略的,云家乃是大魏北方之干城,便如他们的万里长城一般。可是若我辽国威胁不再,或甚干脆灭国,则云家这个边镇便无存在之必要了。按照万昌皇帝的心思,定要想尽办法找机会削藩,将河北山西收回朝廷手中。故而愚兄一直坚信云家定然不会对我辽国真的痛下杀手,甚至若我辽国有难,他们还得伸出援手帮我们一把。这在我们和女真人的作战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云铮以我们双方为目标,以贸易和援助为手段,让我们打个平手,互相消耗实力,这便正是云家策略的高明之处。只是这一次……愚兄实在没有想到云铮此子竟然真的不管不顾地朝我们大辽内地打来,他就不怕把我们大辽害垮了,会要直接面对女真人和似乎已经有些不稳的蒙古人么?

萧天佑猛地喝了一杯酒,道:“二哥,人不是神仙,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料得到的。这云铮小儿做事一贯古怪,你想不到也不奇怪。你想啊,带水军漂洋过海去控制倭国那么一个小国,这种事只怕也只有他云少帅有兴趣做吧?忽然出兵高丽,把高丽朝廷军和叛军一起收拾了,这也只有他云少帅才会这么干吧?可他还偏偏就都真的做了,你能拿他什么办法?能说他什么不是吗?不能。所以料别人料错那固然值得惋惜,可料这小子料错,却是没什么惊讶的,二哥无须自责。”

萧天佐苦笑了一下,也饮了一杯酒,舒了口气,道:“此次还有一个误判,使我铸成大错。”

“哦?什么误判?小弟怎么不知?”萧天佑奇道。

萧天佐问道:“你跟云家军交手次数也算不少,有何感觉?”

萧天佑一听,就沉吟了一下,道:“嗯……云家军的主力,燕云卫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同等兵力条件下,我大辽狼骑定然不是燕云卫的对手,尤其是燕云卫中的六个骑兵卫,更是训练精良,战力强横无比。不过燕云卫毕竟兵力太少,不足七万,而其中骑兵则更少,仅三万三千六百骑。是以我们虽然需要警惕,却也不必太过担心。至于真定卫和太原卫……真定卫装备尚可,训练尚可,但意志不甚坚定,似乎军纪也算不得太好,战斗力总体来说一般,略逊狼骑,但因为云家拥有坚城连寨,所以其进攻固然不足,防卫却是有余。太原卫训练不错,意志十分坚定,特别敢于打硬仗,打苦仗,这可能与太原卫所处的环境相比真定卫要恶劣有关,然则太原卫的装备要比真定卫差一些,这里面的原因,听说是因为云家财力不足,而万昌那小子又担心云家实力过大,所以一直压缩云家的军械军饷供给造成的……从战斗力来说,我觉得太原卫比真定卫略强,大概跟狼骑差不多,不过太原卫的防守能力十分强横,因为其意志坚定,即使战损超过一半他们都还能坚持住,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以为即便燕云卫也未必能比太原卫强。”

萧天佐点点头:“三弟分析得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