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李月亭陪着蔡北原出来透透气,两人迎面向罗森走来。

罗森小声对楚辞说:“那个胖胖的是香港华丰公司的董事长李月亭,港九文物圈子里的大手笔。他虽然出道较晚,但后来者居上,几年时间,就成了雄霸港九的泰斗,连东南亚一带,也唯他是尊!”

楚辞早就知道李月亭是何许人也,他用眼角瞄着蔡北原:“和他一起的那位呢?”

“台港著名的考古学家,台大教授蔡北原。”

楚辞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他果然就是蔡北原。这位饱学之士有关文物鉴赏的著作,楚辞曾经看过几本,很是钦佩他治学的严谨。望德高望重的老人,楚辞肃然起敬。

李月亭与蔡北原从两人身边经过,在硕大的廊柱后面停下。楚辞听见李月亭小声在向蔡北原解释,他之所以出高价竞拍素玉大壁,是授人之托。这次拍卖的几件重要文物,委托人要他无论价格再高,必须竞拍到手。

楚辞眯缝着眼睛,为这种远离价值规律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

罗森笑着问楚辞:“老弟,你刚才说拍卖会很不正常,好像意犹未尽?”

“是的……我感觉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操纵这次拍卖,至于目的是什么,我现在还不清楚。”

罗森诧异地看着楚辞,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众人皆醉你独醒!……老弟,有没有兴趣与我共事?”

楚辞不在意的一笑:“与你共事?我不懂医学!”

罗森认真地说:“谁说让你和我行医,如果你愿意,我投巨资在香港注册一间文化传媒公司,给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由你打理。办书刊、报纸,做电视随你。你先别拒绝,听我把话说完,我知道你舍不得现在的工作,我也不要你马上就答复,你考虑好以后再告诉我。一待时机成熟,我们把传媒公司迁往内地。老弟,你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可以大展宏图!”

楚辞有些心动,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听见麦克风里传出拍卖师宣布拍卖一尊明朝的雕塑,他示意罗森应该进去了。

罗森边走边说:“楚辞,我是认真的,我说过的话永远算数,随时可以兑现。我很快就会回到G市,我们经常可以见面。你记住,我的门,随时为你开着!”

楚辞望着罗森眼里真诚的神色,心里非常感动:“罗大夫,你说的事儿,我会考虑的。”

罗森喜出望外:“我静候你的佳音!”

“不过,你不要对我寄予希望……”楚辞言不由衷的说:“事物,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希望太大,失望也大!”

侯雨望着拍卖台上一尊三尺高的木雕观音,心情非常复杂。他还清楚地记得,文物局旁边原来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庙宇,这尊观音就是其镇庙之宝。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那*的岁月里,许多珍贵文物毁于一旦。一天,一群年轻的学生冲进庙里,赶走所有的和尚,砸烂泥塑的佛祖,将寺中收藏的经书、法器、字画付之一炬。侯雨听说后赶到庙里,痛惜的看着冲天的大火,将那些代表几千年历史的文物吞噬。待学生们走后,他用竹竿拨动着余火,想看看还有没有未被火烧尽的东西。拨到最底层时,竹竿碰到一个很硬的东西,他赶紧拨开余火一看,原来是供在大殿里的观音菩萨。令他感到惊讶不已的是,观音像被烈火焚烧之后,竟然完好无损。侯雨一看四下无人,脱下身上的衣服包起观音,带着佛像迅速离开了寺庙。他把佛像藏在自己住房的纹帐后面,一放就是几年。侯雨不是佛教徒,连佛教含义也不清楚。但他每天睡下时,总要面对这尊他从火里抢救出来的佛像说上几句心里的话,或是他的困惑。久而久之,对这尊佛像有了感情。

尔后,他查明这尊佛像是沉香木,并且出自明代的雕塑大家朱小松之手,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宝物,就悄悄送回渔子溪老家,交给其兄侯玉良藏在秘室。想不到他兄长出事的那天夜里,这尊佛像也不翼而飞。今天在香港丽都酒店,嘉士比的拍卖会上见到它,侯雨睹物思情,一时唏嘘不已。

蔡北原一见观音佛像,两眼放出光来,他轻声对李月亭说:“我国的雕刻以明代最为雅致,著名的大师有濮仲谦、朱小松、朱三松等,他们和书画大家享有同等的地位。明代刀法圆润,触摸毫无棱角迟滞之感。其作品比起书画,更受收藏家的喜爱。去年十月,伦敦嘉士比公司拍卖一尊清乾隆年间的紫檀普渡,最后落槌是八十五万英镑;嘉士比事前请我看过这尊观音佛像,的确是出自明代雕塑大家朱小松之手,用料又是世间罕见的乌木。乌木,也有人称它为沉香,民间有句话,说家有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