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似梦非醒,如坠云端中时,林珩突然听到一声惊呼。他瞟了一眼,发现是一十五六岁的大丫鬟,该是昨日她值夜,清晨醒来却发现自家千娇万宠的小哥儿发起了高热。他闭了眼,听到屋中一阵响动,情知是大小丫鬟进来探视。秋瑞登时无了主意,只团团乱转,芳云见状,忙奔出去,前去报知林老夫人、秦氏和林海等。

林老夫人在介寿堂闻之此事,登时面色俱变,泪如泉涌,急忙命人搀着她往萱草书屋去。这林珩居所名之“萱草书屋”,无非是取萱草长寿之意。及至到了林珩榻前,见他满脸通红,浑身火炭一般,更是唬得衣衫直斗,一叠声地连命人去请太医来。

林母厉声喝道:“你们是如何照看哥儿的,竟叫哥儿一夜发热,无人察觉。都给我打出去,通通外头跪着去,哥儿一日不好,你们就一日别想起来!”话至末尾,声音类金石,十分凄恻。又见秦氏,扑在床边痛哭,喝道:“哥儿还好着呢,且给我收了泪。”

等林海、贾敏到时,只见外面乌压压跪着一群奴婢。有丫鬟掀了帘子,二人长驱直入。“母亲,听说玉哥儿发热,现今如何了?”林海面现焦虑问道。“已去请了太医。”林母正指挥着丫鬟用热水湿巾与哥儿擦汗,将汗湿的寝衣褪下,换上干燥的衣裳,又命其他丫鬟多添几个火盆,正忙得团团转中。

林海也跟着踱起步来,看着自己的命根子躺在床上人事不知,也是一阵绞痛,又催:“太医呢?怎么还没来?”“老太太,大太太,哥儿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好起来的。”贾敏宽慰道。因林海兼祧的是他兄长那一房,因此秦氏嫁过来后,诸人皆呼其“大太太”,称贾氏“二太太”。林母眼皮都不抬,只做不闻状。秦氏勉强说道:“借二太太吉言。”

一时太医来了,太太丫鬟们连忙回避,只剩林母林海守在床前。太医诊了一回脉,起身到外间,向林母等说道:“令公子是外邪入侵,近日时气不好,竟叫外感风寒了。只公子年幼体弱,经不起高热,需得针灸。”太医写了药方,命人前去配药熬药,又命人取了他的银针来,在人中、十宣、合谷等穴针刺。

林母在旁看得胆战心惊,睁得两眼却看不大千世界,觉得一片汪洋,竟成泪海。林海则紧握着拳,心里十分烦难焦躁。等太医拔了针,说:“还需等上两个时辰,恐有反复。”林海定了定心神,说:“请外面看茶。”叫管家陪着太医出去看茶,他又在屋里踱起步来。秦氏等人等太医退去之后,又都一窝蜂地进来守在林珩床前。

一时药来了,又是服侍着他吃药,更是百般忙乱。林母秦氏二人一颗心都挂在林珩身上,片刻也不得安宁。只贾敏看着银红窗纱外跪着的一群丫鬟说道:“这哥儿屋里的丫鬟竟犯了什么错都跪在外头?如今哥儿病着,须得为哥儿祈福哩!”

林母冷笑出声:“你道他们犯了什么错?我好好的哥儿,在这群贱婢的服侍下,竟还会外感风寒?不是这群混账羔子偷懒耍滑,怎么会害了我好好的哥儿!你也且别为她们求情,妆你的贤良大度。若哥儿好了,她们还可留一条命,若是不好了,且打二十板子再发卖出去,看我饶得过哪一个?”一面骂,一面哭。

急得林海、贾氏等人忙跪地告罪。“你们也且起来。我竟受不得你们这孝子贤妇一跪。哥儿若是好了,那还罢,若是不好,大家都别想清净。”林母此语一出,更叫他们夫妇三人连连磕头请罪。

“秦氏,你且起来!我好好的一个千伶百俐的哥儿,竟教你照顾成这般摸样?你若是不经心,我自能把哥儿养好!”林母拽起秦氏,恨她如此不争气,竟叫人害了哥儿去。“你们也别跪了。都出去,让我哥儿清净清净。”林母把他二人喝退。两个时辰后,林珩高热终于退了下来,喜得一屋子的人高声念佛。

及至晚间,林珩竟渐渐醒来,说腹中饥饿。林母、秦氏、林海喜得如得了珍宝一样,旋熬了米汤与他吃了。林珩精神渐长,被林母搂住哭道:“可苦了我的玉哥儿!生了这么一场大病!”林珩腼腆笑道:“害老太太、母亲、父亲、二太太担心了。”林珩醒来后已有了这三岁稚子的记忆,无非是家里长辈长相名讳及基本情况,他对自己的处境有了几分认识。

林海见他如此懂事知礼,吃了这么大的苦头后,醒来后还惦记着长辈,心里更是疼他三分。向来严父的他也板不住脸,眼中泪花浮动。“父亲且放心,儿子已是好了。”林珩笑着安慰林海。林海的七窍如同打翻了酱料瓶子,千般滋味俱在心头。“好,好,你好起来就好。”

林母、秦氏搂着林珩,听他如此乖巧,更是怜惜他,又是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