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太政大臣藤原忠平说道:“那就让贺茂保宪来吧。”

毕竟在朝堂上多少还是要表现出对天皇意志的尊重的,藤原忠平就像是明知道结果无法更改,所以不得已才答应那样。

然而,如果熟悉历史人物那么就可以知道藤原忠平这个人看上去虽然像是个温和睿智的人物,但实际上性格却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继承藤原氏咄咄逼人的傲气的藤原忠平轻易地就同意了由贺茂保宪来代替贺茂忠行,这件事情怎么看都十分可疑。

在日后,有许多学者指出这其中一定有着某种阴谋。

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藤原忠平应该跟贺茂保宪达成了某种协定,所以才会不加阻拦。

并不难以理解。

藤原一族与贺茂的阴阳师们表面上虽然不和但却彼此遵守着基本的规则,但暗中一定已经交锋过多次了。

这并不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朱雀天皇刚刚登基时的“剿灭道真之鬼”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后忠行就一病不起,最终只能辞去阴阳寮的工作。这是很奇怪的。以算卜闻名,精通天文与历法的忠行在整个事件中虽然引领着阴阳寮中的同事,但是应该并没有直面恶鬼受到伤害的可能才对。在以往一贯的算卜仪式之中,忠行从来没有因为此道而受到过伤害,这么看来,忠行一定是因为想要保护道真的鬼魂而受伤的。

能够与道真成为忘年交的忠行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成为为天皇服务的阴阳师,就尽心尽职地为天皇解决烦恼,同时又怀抱着对道真深刻的感情而无法对道真变成的恶鬼痛下杀手,所以就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忠行的能力与性格来看,这个方法他应该是找到了。

众所周知,朱雀天皇是个软弱但非常善良的人,只要忠行提出说自己有这样一个方法,朱雀天皇一定会同意的。

然而从寥寥几笔的史料上来看,这场斗争十分惨烈,显然采取了硬碰硬的做法。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就只有跟道真之间有着深刻仇恨的藤原氏从中作梗这一个理由了吧。

藤原氏的手上掌握着一部分本该为天皇服务的阴阳师的力量,又从民间寻找来能力强大的法师相助,最终在这场战斗中使得能力出众的贺茂保宪也受了重伤,不得已退出朝堂——这个猜测是非常可信的。

当然,说他是因为超度了道真的鬼而心愿已了所以回去逍遥生活的也有。但那个时候忠行的爱子保宪还有年幼的弟子晴明都进入了阴阳寮。身为慈爱的父亲与老师,忠行为什么会离开两人的身旁让他们独自闯荡呢?

可见,忠行确实已经力不从心。而保宪与晴明应当是为了守护这样的忠行与贺茂的阴阳师一脉,所以才义无反顾地跻身朝堂。

再做一些更加深入的猜测的话,恐怕真相是这样的:忠行的行为惹怒了瑕疵必报的藤原氏,藤原氏一直在寻找机会将忠行所代表的贺茂的阴阳师们这个威胁彻底消除,所以保宪不得不在朝堂中小心周旋,年幼的晴明也趟入浑水之中。

总之,在泰问仪式的那一天里,曾经拜访过贺茂府的左大臣早就知晓贺茂忠行不会出现,他已经将自己想要联合贺茂的阴阳师一起将藤原氏推翻的事情跟贺茂保宪进行过密谈,自以为与忠正的忠行不同,是个聪明人的保宪是不会拘泥于光明正大的手段来对待敌人的。所以他对保宪将要说出口的话十分自信,认为那一定是对自己这方有利的话。

但有一点左大臣并不知晓。

身为太政大臣的藤原忠平虽然并没有亲自拜访贺茂府上,但他手中所掌握的讯息却并不比自己的政敌要少。贺茂保宪——在藤原忠平的心中其实并不介意这个年轻人最终会说出什么话来。他顾虑家人的安慰顺从藤原氏也好,怀揣着仇恨的心情忤逆藤原氏也好,都没有关系。得到手的权力怎么会因为一个阴阳师的话而随便就被剥夺呢?

藤原忠平有着十足的自信,在最初,他的目的实际上并不在于与左大臣的争斗。藤原忠平这个不容许朝廷中有反对自己声音存在的当权者最初的目的就是通过贺茂一府来向所有的阴阳师与法师发出通牒,也给所有期望以术法的力量来对付藤原氏的人一个警告——菅原道真的恶鬼杀死藤原时平那样的事情藤原一氏绝对不再会让它发生。

于是,太政大臣以一种看起来隐含怒火,但实际上漫不经心又隐约期待着的神情看着贺茂保宪。

就像是在对这个年轻的阴阳师说:“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向自己的父亲那样绝不向藤原氏低头还是匍匐在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