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怎么不继续骂了?还是没词了?我可以告诉你哦!”金星嘿嘿笑道:“杀人犯,纵火犯,政治|犯,诈骗犯,流氓,地主——”

“地主?”

“地主不行吗?”金星挑眉,小鲜鱼别开头。看着小鲜鱼脚下发虚,金星总算找回点良心,将他抱着的包袱扯过来搭在肩上。“别把我里面装着的衣服弄脏了!”

小鲜鱼嘴巴动了动,不过没有发出声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那别欺负我了,现在往回走,走大路吧!”

“笨死了,你说你长这么大怎么什么都不懂!我们这是要出国境!随便想出就出的嘛!要通关文牒的,办理文牒就需要在衙门报备,也不是随便就能拿到,你当出国是出城那么容易啊!”

“那就办呗!多使几个银子很快就能拿到!”

“就你钱多!报了名字,我不出几日就被抓回去!”

“……抓回去正好……”小鲜鱼小小声说道,不过金星当然能听到。

“嗯?!”

“抓回去怎么行!啊,我们报假名不就行了!”

杨钊插言道:“洮州和叠州半个认识人没有,弄假文牒想要蒙混过去指不定要费多少银子,而且也不一定能办成,要是碰到个较真的,我们直接下狱!在边境,更是严,你想被当成细作砍了吗?”

小鲜鱼又在那不服气,不过只是小声嘟囔,不敢让金星杨钊听到。

具体文牒的事金星也是不懂,户籍这东西金星是听说,不过类似于身份证每个人都有的这种东西,金星肯定是没有的,一般只有离开原居地才会办理,但那样办的也只是户籍而已。专属的身份证只有官员才有,唐朝的是“鱼符”,宋朝是“鱼袋”,明朝变成“牙牌”。

唐高宗的时候鱼符装在鱼袋中,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用黄金鱼符,五品以上用银质鱼符,六品以下为铜鱼符,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以及官居品级。除了鱼符,在武则天的周朝时期也用过龟符,“金龟婿”原由于此。中宗时期身份象征的又改回鱼符,形状有所改变,分左右两半,中缝处刻有“合同”二字,后世“合同”一词便是由此而来。

杨钊在这方面比他了解的多是因为以前在蒲州接管家产的事,另外他们家在长安起了瓷窑也跑了不少衙门。

小鲜鱼此刻抱怨的还是轻的,进入石镜山深处,路更加难走,抱怨完树草太多,蛇太多,不久又开始抱怨山石太多,无处攀爬,手脚流血。

碰到石头太多的地方,三人开始向北走,沿着有树草的地方,因为童老板说石镜山岩石太多,进入吐蕃境内时就会碰到沙漠,小鲜鱼虽然不要命地说想见识沙漠的样子,但金星可没那么白,沙漠哪里是说进就进去的,大自然的力量恐怖着呢!

在石镜山中就走了一个多月,期间小鲜鱼偷跑几次,但金星和杨钊完全没有去找人回来的意思,所以他又当没事人一样自己回来了,说什么自己迷路。小鲜鱼惜命的很,不过是因为想要反抗金星的管束,自以为都会求着这位大少爷,却碰到了硬钉子,终于认识到原来太阳不是围着他转的。

不管小鲜鱼自己思想境界转了几个圈变成什么样子,金星杨钊都没怎么理会,因为只当带个任性小孩子。

石镜山树林不少,虽然刚过冬天,但很多常青树,基本上都是绿色的。另一半就是岩石山了,大块大块的石头,有的地方陡峭的让人看着眩晕,风也很大。金星三人晚上都是露宿在树林中,虽没有蚊子,但却有毒虫,好在进石镜山之前,就有准备专有膏药,金星杨钊两人基本上没事,只有小鲜鱼成了紫红小肥鱼!

出了石镜山就需要更加小心了,因为已经进入吐蕃,衣着头型语言都不同,样貌也有差异,还有个恨不得能毒哑的“鱼”。

进入吐蕃,虽然以后这片也是本国的土地,但现在这里却是外国,金星总觉得跟大唐不同,跟汉人的地方不同,但其实他没见多少人,路过几个村子也都是吐蕃人大唐人混住,到达最近的城镇广恩镇,见识到吐蕃有钱人的着装房屋,才算真正见识到不一样的。

第一百一十八回 积石山——路救小孩

过了广恩镇和西沧州,不远就进了山,吐蕃这片比大唐边境还冷清,除了驻军,山上打猎为生的,几乎没有城镇了,金星三人带足了干粮,兑换一点吐蕃钱币,其实这个倒是不需要换多少,因为吐蕃也流通开元通宝。

这也不能怪吐蕃落后,吐蕃有文字都不到一百年,何况钱币了,他们更习惯以物易物。

进入山中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