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贾大人不要生气,小孩子淘气也是有的,教训几句也就不敢了。只是,那衙门实在不是孩子能待的地方。贾大人还是亲自去看看罢。”又有人上前劝说,这样的好机会,自然不会由着一人专美于前。

贾政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动手是一回事,在别人那里吃亏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他此时其实是很忧心儿子的情况的。听得这些人都劝,面上微微有些松动,正待推辞几句便离开。

可是,一个低着头摆弄着手中茶盏的白胡子老头,连眼皮子都不撩一下,便淡淡的来了一句,“正是这么个道理!贾大人还是赶紧把孩子带回去好好管教管教罢!京城,可不比别处!”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就算是一向注重自己清誉的贾政也不可能例外。而这个白胡子的老头便是讨厌贾政的一类人。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他是从五品工部郎中,举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都是他的职责。可以说,是个办实事的人。当然,也可以说是工部四位郎中里最劳累的人。

可是,辛辛苦苦打拼多年,最后却因为贾政的身份,直接牢牢堵死了他的升迁之路,他心里自然是不平衡的。之前他还想着贾政那样的身份,不过是到工部熬熬资历,只要他一动,自己自然能升迁。却不曾想,贾政在侍郎的位置上多年不动,而且毫无建筑。眼看着自己都要快到致仕的年纪了,他也不抱希望了,自然也就不怕得罪贾政了。

贾政原本涨红的脸瞬间变得煞白,这等于是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家教不严,他势必是怒火中烧。只是,眼下这样的情况,他就算是怄得要死,也只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个时候,一直不发话的尚书大人开口了,慢悠悠的道:“他们说得对,贾大人还是赶紧去罢。不管怎么说,那衙门也不是个公子哥儿能待的地方。就算要教训,也该带回家自己管教才是。”

这个把贾政多年压制的死死地尚书大人最是个会做人的,下属间的矛盾,平时他都视而不见,但是关键的时刻,他立刻便出来镇住局面。如今,他是既给贾政解了围,又用自己的态度安抚了老郎中。

贾政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眼看着有人给他寻了一台阶,立刻便顺势下了,对着那尚书大人作揖道:“大人教训得是!下官告退!”

步履生风,贾政如今是怒火中烧,也顾不得以往体察下情的好形象,一再的催促轿夫的脚程。一贯以文人自居的他,就算是姓贾,也是不会骑马的。以前他只觉得骑马粗俗,如今却恨不能骑马飞奔到巡城兵马司去。

这一路上,贾政已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了,想到贾宝玉在家里那诸多的荒唐,他气得眼前直发黑,差点没当场昏倒过去。

好在贾政的身份不比一般人,塞了一些银子,也没怎么为难,便见到了兵马司指挥使。

“贾大人可算是来了,您家公子的那张嘴还真是厉害得紧啊!”那指挥使不紧不慢的说着,稳稳地坐在那里,丝毫也没有个动弹的意思。

贾政脸上一会红,一会白,强忍着心里的怒火陪着小心,“给大人添麻烦了,政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这里是点小意思,请兄弟们喝茶。”

贾政使了个颜色给身边的长随,人立马恭恭敬敬的将银两送上。

面上谦卑的贾政此时心里却在暗恨着,若是再别的时候,别说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便是兵部尚书对着他也不敢是这么个态度。可是,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倒不是怕他不放人,只是他已经亲自来了,若不能立时将人带走,就太丢面子了。

所以,一向清高的他,也不得不走上了“意思意思”这条路。与此同时,他心里更是恼极了贾宝玉,他这一辈子都不曾如此的低声下气过,尤其是对着一个小小的兵马司指挥使。

那指挥使也不是个故意找事的人,只是心里憋着气,又舀着乔,这才说了那些话。如今眼看着贾政把礀态摆得这样低,又如此的识趣,心里的那股子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看了银票的面额,他觉得很满意,便道:“贾大人既然这么说了,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望贾大人回去之后,好好的管教管教令公子,也算是对我们这小小兵马司的恩德了。”

贾赦的只觉得脸上的笑快要挂不住了,“大人说的是,政回去之后必定严加管教。”

指挥使大人微微点了点头,对着门外的守卫道:“去把贾家的公子带来。”

贾政僵硬着一张脸赔笑,心里却思考着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