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4页)

姜伦靠在沙发上看着他们玩儿,突然想到他们考试成绩的事儿,既然考好了,就该有奖励。

于是拿出手机上网查了查了,买了一套最新的单机游戏,估计最快下午就能送过来。

吃过饭后,姜伦小睡了一会儿,然后起床打开电脑,浏览目前的“世界电子音乐榜”。

这个榜单很严谨,分类也很详细。

有总榜,有年度榜,还有新歌榜,新歌榜的上榜时长是一个月,其实和月榜差不多,而这个榜单就是姜伦要打的榜。

此外还有一个wemt推荐榜,榜上都是网站编辑推荐的电子音乐,有新歌也有老歌,新歌后面会加注一个new的标示,而老歌则是hot的标示。

在二级页面,更有详细的电子音乐分类榜单,总共有十几种,说唱电音和电子舞曲是分开的两个榜单,很方便大家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

姜伦一直看到四点多,快递上门才关上了电脑。

快递送来的正是姜伦上午定的那款单机游戏,当姜伦把这套游戏送给姜文姜武时,俩人开心的不得了。

“恭喜你俩考试过关,好好玩!”姜伦挨个摸了摸他俩的脑袋。

一旁的老妈蹙眉道,“什么话,就算考上也不能松懈,还好好玩……应该是好好学习!”

“小孩子嘛,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放松。”

姜伦笑道,“妈,你也别管太严了。”

“哼,不严的话就跟宁宁一样,昨天老师又打电话来,说她上午没上课,结果被发现在寝室里睡觉,你爸又被老师叫了回去。”

老妈说到这儿,也是唉声叹气。

姜伦微微蹙眉,问道,“她什么时候放假?”

“还有几天,考完试就放了!”

老妈也是叹息,“你有空管管她,不让到时候什么大学也考不上,别说学表演了。”

“行,我知道了!”

姜伦点点头,“那个我出去一趟,单位里有点儿事,今天晚上不回来了!”

“啊?”老妈一愣,随后摇头,“行,你去吧,路上开车慢点。”

从家里出来,姜伦便直奔雨天音乐。

一路上,他都在车里反复听今晚要制作歌曲的小样,说是小样,其实就是他拿手机录制下来的。

时间紧任务重,他也没时间去提前制作小样,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冒充了。

到了雨天,一进门就对早已恭候多时的几人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几个员工立即点头,跟着姜伦朝制作室走去。

制作室内,一整套完整的电子音乐制作设备都已准备好,电子合成器、效果器、鼓机、调音台,还有三台电脑,也同时打开了几款电脑音乐软件,就等着开始制作了。

“行了,你们都出去吧!我自己来就行!”

姜伦挥挥手,便开始动手操作。

员工们立即点头离去,只留下一件矿泉水。

出道前,姜伦混迹过不少酒吧,在酒吧驻唱以前,也在各大夜场干过。

对于这种电子乐器,稍微看看指导手册,各个功能研究揣摩一下就能通晓。

其实这些玩意儿跟合成器是一个模式,只是合成器毕竟单一,合成器可以先制作出来一部分旋律跟和声,并且储存在一个音轨中,第二次制作,可以跟着第一次保存的音轨,再往里添加其他元素,最终保存好的音轨,就是成品。

而今晚这一整套设备,其实是不仅省去了那些没必要的重复操作,同时还能增加很多合成器不具备的元素。

如今电子音乐流行,制作也相对简单,一些各大厂商提供的采集软件中,已经有数万种音色和音效,随时都可以拿来使用。

但是在这数万种音效中寻找合适的那一个,对姜伦这样的新手来说是一个非常耗时的工程,只有每天接触这些设备,并且对各音效编号熟记于心的制作人,才能不加思考的直接运用。

而且每一个音乐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色,个人的口味也不同。

从大体上来讲,欧美的音乐人喜欢用偏科幻一些的音效,而日韩音乐人则喜欢用音色偏亮,刺激耳膜能让人热血沸腾的音效,至于华夏的音乐人,偏爱重低音和重金属,也有一部分偏爱80年代迪斯科音效的,而且一部分更喜欢加入民族特色,美其名曰:接地气。

当然,坚持自己的风格当然没什么问题,哪怕这种风格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