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环衬詹恍荩�妓饔形蘅捎弥���

秦仲海心下忽起叹息,想道:“我那卢兄弟足智多谋,武功了得,人又讲义气。倘若他人在这儿,当是大大的帮手。”只是卢云此时乃是朝廷命官,没来捉拿自己,已是大幸了,哪能再想这些?当下把陶清当成参谋,破题便问:“陶老哥,年前我曾上山一回,那山寨房舍破败荒凉,旧日兄弟走得一个不剩,究竟他们跑哪儿去了?你可曾耳闻?”

陶清心思缜密,一听此言,自知秦仲海急于重整山寨,定要号召旧日弟兄。忙道:“不敢有瞒将军,咱们这些年四下寻访,只知几位大将走的走,散的散,有退隐不问世事的,也有流亡异乡、不再回国的。一时之间,恐怕很难找得全。”

秦仲海沉吟片刻,问道:“当年山寨里共有多少兄弟?”陶清神态恭敬,禀道:“极盛时约有五万兵马。山上基业极大,分内三堂、外五关,马水步三军,居中枢机之地称为忠义堂,堂上龙头正是令尊老寨主秦霸先。此外尚有两位军师、五位马军将领、一位水军教头,其他还有好些步军好手,真是数也数不尽呢。”

秦仲海嗯了一声,又道:“那你们大姐呢?她又执掌什么?”陶清道:“她是五关小彪将之一,镇守懿德关,以山寨里的职位而言,她比咱们这些厨子、酒保、铁匠都高得多了。”

秦仲海眯起了眼:心道:“无怪言二娘的年纪比之陶清、欧阳勇还小了几岁,可却给他们奉为首领,果然是职位之故。”

正皱眉间,陡地想起一人,秦仲海猛地一拍木桌,大声道:“我记得怒苍山脚有座破庙,里头好似还住个怪老头,打死都不肯出来,这家伙究竞是何来历?”陶清叹了口气,道:“那人姓项名天寿,武功高明,乃是昔年山寨的天权堂主。”

秦仲海双眉一轩,忙问道:“天权堂主?那又是什么玩意儿了?”

陶清道:“山寨昔年有天科、天权、天禄三堂,一司功绩核考,一司刑罚纪律,一司钱银买卖。这位项堂主铁面无私,见事明快,早年便给龙头大哥拔擢为天权堂主,兄弟们要有什么争执打闹,一律送到天权堂受审。管你是五虎上将,还是兵卒小厮,他都秉公断案,丝毫不差。”

秦仲海点了点头,知道这二堂乃是仿效朝廷的三司,又问道:“这人既然如此了得,却又为何囚在庙里?”

陶清叹道:“此事也是个谜团。当年山寨袵破时,大伙儿四散逃命,项天寿便率着天权堂弟兄夺路下山。一场大战下来,他的弟兄都已逃命离去,却留下他一个人关在庙里,十八年来一步不出,据我猜测,他定是受了什么委屈,这才不便离开。”

正说话间,言二娘等人准备了干粮酒菜,恰好走入店里,哈不二听他们在说项天寿的事情,立时大怒,呸道:“没事提那姓项的混蛋干什么?他长年躲在庙里,老早失心疯啦!”

陶清听了埋怨,想起项天寿当时的绝情,忍不住微微叹息,道:“也许真如哈兄弟说的吧,搞不好项堂主已然疯了。那庙里别无长物,好好一个人,怎能长年熬在那儿?”

秦仲海听了说话:心中自有定见,想道:“我父既然器重项天寿,这人必是有谋有勇之人,岂有自缚手脚的道理?看来其中定有什么隐情。”吩咐道:“不忙着猜,一会儿咱们过去山脚,先向这位项堂主打声招呼,再约他一同上山举事。”

哈不二大声道:“不成哪!上回咱们不过跟他说几句话,差点便给他打成重伤!等一下你要跟他拉拉扯扯,八成会给他活活打死!”

秦仲海哈哈大笑,道:“哈兄弟别担忧,姓秦的别的本事没有,挨打的工夫倒是过人一等。你们等着看吧。”哈不二做了个鬼脸,吐舌道:“吹法螺!”

言二娘见秦仲海自信满满,凡事尽皆胸有成竹,与当年自己走投无路的惨状截然不同,想起日后局面定当大大不同,心下自感振奋。

众人行到山脚,四下莽莽黄沙,破庙已在不远。秦仲海遥想当年,自己曾与卢云、薛奴儿等人在此追捕言二娘,没想到三人中薛奴儿已死,卢云在朝为官,自己这个游击将军反成了盗匪一路,心念及此,忍不住轻叹一声。

正想着往事,匆听庙中传来一声咳嗽,那声响虽低,却没瞒过秦仲海的耳去。秦仲海暗暗冷笑,想道:“好你个项天寿,不愧是天权堂主,武功果然不俗,老远便听到我们的脚步声。”眼看项天寿武功高强,远在陶清之上,秦仲海不忧反喜,自己若能收服此人,山寨里又添一名高手了。他示意言二娘等人先行过去,自己却躲在远处,以免给项天寿发觉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