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第十章 贪祸(3)

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尚小朋来电话了,他说他找关系向《焦点访谈》的记者采访过的人打听了,《焦点访谈》此行的目的确实就是调查关于扶贫款的事。另外,他没有按原计划让鲍晓军把那100万退回去,他说:“九如,我觉得这钱要退就得退在《焦点访谈》的记者到达到金川之前,因为退款要有收条,收条上要有日期,日期可以往前写,但100万不是个小数目,任何一个会计都不会把100万现金放在保险柜里过夜的。如果追查起来,这个小小的破绽足以让人生疑呀!我觉得还是把钱退回市里好些,你考虑呢?”丰九如立刻说:“嗯,小朋,你考虑的很周到,既然已经搞清了问题所在,咱们也就不必心存幻想了。这样吧,如果晓军的屁股下面干净的话,你和他立刻动身,争取在下午上班之前返回北原,我在家等你们。”尚小朋说:“其它事情我们已经处理好了,就算有些遗留问题,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现在就回去。”

放下电话,丰九如略作思索,提笔为鲍晓军草拟了一份辞呈和一份写给市委、市政府的检讨。落款日期写在了昨天,也就是《焦点访谈》的记者到达金川之前。他知道现在已经保不住鲍晓军了,鲍晓军只有主动交待问题,争取宽大处理这一条路可走。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丰九如的内心极不平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的话有时候比马克思的哲理更英明、更简单、更亘古不变。明天,就在明天,北原又将爆出一则重大新闻,作为鲍晓军的姐夫,他将是这则新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可以想象,北原的380万人会怎么想?省委毕书记会怎么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鲍晓军一个简单的错误不但葬送了他自己的前程,也可能让自己的威信一落千丈,危及到这市委书记的宝座了。钱这东西,谁见了都爱,可气的是鲍晓军这次的祸闯得太大了。金川的领导班子多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尤其是鲍晓军和县委书记郭宝林。这些目光短浅的家伙都把自己当成了保护伞,所以才胆大包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集体职务犯罪。他们怎么就不动动脑子,自己虽然是市委书记,可上边还有省委还有中央,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五品州官而已。这官在普通百姓的眼里是大的不得了,在北原是能一手遮天,可在中央的眼里这又算什么官?在中国版图上北原又占多大的地方?他们太天真了,天真到把自己当成了皇帝老子,把他们当成了皇亲国戚,以为他们有了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中午下班回到家时,鲍晓琴已经做好饭了。丰九如心里有事,只吃了一小碗便放下筷子。鲍晓琴看出他情绪不好,小心地问:“老丰,今天怎么才吃这么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丰九如知道事情瞒不住鲍晓琴,因为尚小朋一会儿要带鲍晓军来家里。于是,便把鲍晓军的事向鲍晓琴讲了。鲍晓琴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刻慌了神,说:“老丰,晓军和你那可不是一般的感情,他现在要大祸临头了,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呀!官咱可以不要,乌纱咱可以不戴,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进那里面去。”丰九如苦笑着说:“晓琴,不进去怕是不行了,《焦点访谈》的记者已经介入了,这件事只要一曝光,恐怕连内参都得上。别说晓军是我小舅子,就算他是毕书记的小舅子,该怎么着也得怎么着了。集体私分扶贫款,这在全国也属罕见哪!搞不好我也得担些责任的。”鲍晓琴也埋怨鲍晓军说:“唉!都怪晓军,缺钱说话嘛!怎么长了个猪脑子?做出这么蠢的事来。”她毕竟是个女人,节骨眼上一点主意也没了,抹着泪对丰九如说:“老丰,不管怎样,你都得帮晓军一把,你要不帮他,他就完了。”丰九如安慰她说:“晓琴,你也别急,我这不是正在想办法吗?现在重要的不是晓军进去不进去的问题,而是如何能尽快出来的问题。你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自己先乱了阵角。”鲍晓琴知道这祸端不是丰九如说句话就能消弭得了的,但她相信丰九如,也相信丰九如对鲍晓军的感情,还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现在,她只有听从丰九如的安排静观待变了。

第十章 贪祸(4)

鲍晓琴刚把餐桌收拾下去,尚小朋和鲍晓军就回来了。鲍晓军脸色很难看,一见丰九如便泪雨滂沱地叫道:“姐夫,你可要救我呀!”丰九如叹息一声说:“我会尽力的。”又问尚小朋说:“你们吃了吗?没吃让晓琴给你们做。”尚小朋说:“不用了,路上简单吃了点。”丰九如安顿鲍晓军说:“晓军,我给你拟了一个辞呈报告和检讨,你现在把它誊抄一遍。”鲍晓军和鲍晓琴看了丰九如拟的底稿,一个面色苍白,一个如遭雷击。鲍晓军缓缓铺开稿纸,牙齿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