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5页)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人间道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