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个乐趣,何以竟放着玉观音这么一尊宝贝在这里?看着好像是惹人来抢似的。”

她原是猜测,也有些疑惑,故而哧哧一笑,几乎不曾笑倒在雍正怀里。

雍正一怔,觉得有理,也是一笑,道:“想必是老员外家里看家护院的英雄极多,不然便是在京城中地位甚高,没有歹人敢打主意。”

夫妻两个你唱我和,倒是弄得众人一笑,那老员外脸上有些狼狈,气呼呼地道:“我不过就是来试试你们,看你们,竟是拿着话儿来取笑我了!”

他双手在头脸上一阵揉搓,竟然又是一番模样,不是有琴松,又是何人?

黛玉轻笑道:“先生既然来京城,何必这般模样?倒是让我认不得了。”

有琴松鹤发红颜,神采奕奕,瞪了黛玉一眼,才叹口气道:“可不是为了你们两口子来的,偏生你们一到这里,倒是来拿着我取笑。”

雍正沉吟了片刻,知道有琴松无事不登三宝殿,便笑道:“这里说话也不方便,有个地方,离飞云楼不远,过去叙叙旧也使得,你这些东西可怎么办?”

有琴松摇摇头,道:“快过去罢,我倒是想着飞云楼的老酒了。说起来,这些东西我也不用在意的,跟着的几个小厮都是武功高强之人,让他们拿着这些东西去换些钱,散给贫民百姓,也是一件功德。”

黛玉笑笑,原也是没瞧出他会是有琴松,只是心中隐隐约约觉得这个老头子有些熟悉,可爱的小鼻子闻到了些熟悉的味道,她方扯着雍正过来,倒是没想到早已担风秀月游览天下胜迹的有琴松竟会回到京城来。

到了飞云楼的雅间,有琴松先斟了几碗酒喝下,才长叹道:“别来可好?”

黛玉忍不住一笑,道:“先生这话可真有意思了,谁说我们不好了?”

有琴松振振有词道:“倘若知道你们好,我来干嘛?”

“先生,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竟像是返老还童了。”黛玉抿嘴一笑,取笑他竟是像孩童一般淘气了,说话也没着边际的。

雍正替黛玉张罗着吃食,又倒了一杯薄淡的桃花酒,道:“才吃了冰糖葫芦,只怕胃口倒是开了,多吃些东西,你平日常赞飞云楼的酒菜好吃。”

黛玉咬了咬筷子,眼睛看着有琴松道:“先生到底为什么来的?”

她亦素知有琴松,倘若没什么大事,便是请也请不来的。

有琴松方叹道:“前些日子,好像看到了皇上的紫微星时明时暗,有些蹊跷,便过来瞧瞧,偏生昨儿个又见到属于宝亲王的新帝星似有闪烁之意,我便想,莫非竟是你们有了归隐之意?还是想退位让贤了?”

黛玉一呆,雍正却笑道:“虽有此心,只是此时尚且不曾付诸行动。”

有琴松摇摇头,郑重地道:“虽然我不应干涉到皇上的打算,不过倒还是有一言进谏。”

雍正诧异地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黛玉也是停下了吃东西,清亮的眼望着他凝重的神色,道:“怎么?”

有琴松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雍正道:“你可记得为何是十年之约么?”

雍正淡然点头,道:“岳父信中便言到,十年之约,朕却不知。”

“其实你是知道的,只是你不想说罢了。”有琴松还是有些叹气,道:“说实话,此时大清江山看似极稳固,可到底康熙王朝极多伤痕未抚,皇上前有康熙挥霍,后又想给宝亲王一个清朝江山,那么雍正大帝就必定是承上启下之用,短短数年,不足以稳固江山。”

黛玉眼里有些深思,却笑道:“我说先生也忒担心了,四哥又岂是那般不懂事之人?他原是胸有丘壑,也并没有打算这几年就退出的。”

说着又看向雍正,眼中尽是柔情蜜意,道:“只要陪着四哥,不过十年之约又算什么?既然爹爹信中是有打算的,我亦觉得过些年倒好,弘历也有些稳重了,我们便等到雍正十三年再退也未尝不可。”

雍正叹了一口气,道:“朕也不是年轻不懂事的小子,哪里会果然拿着国家社稷来玩笑?我原也是打算,再让玉儿操劳几年。”

黛玉在桌子下握着雍正的手,重重地捏了捏,笑道:“那便操劳几年也使得,如今有敦儿替我照料着,我含饴弄孙好得很,哪里还会累着?”

回到养心殿,殿内的白海棠竟是开得极好,如冰玉,似白雪。

茜纱窗上,花枝妖娆,花影婀娜,只觉得花光逼人,令人心神舒畅。

却是小梅子抱着弘昼坐在台阶上玩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