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以不变应万变?”

李姓掌柜抚着长长的羊角须沉思状,“保持不变影响最小,但长期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我没说保持不变啊!”

李姓掌柜举起了手臂点了点小帆的方向,“那姑娘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原有的资源保持不变,像店铺这些,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以后就不必再往这方面动心思了。”

贾掌柜立即明白过来,最先答话,“那什么是我们要变的?”

小帆环视四周,黑溜溜的眼珠子转了一圈,脆声应答,“人员流动。”

“就是姑娘方才提出的一间店铺只能有一个掌柜与一个小厮?”

“没错。”说罢,不等李姓掌柜提意见,小帆径自说下去,“我们不能触犯王法,所以每间店只要一个掌柜和小厮就好。至于店外,王法没规定,我们可以聘请无数个小厮。”

“在店外聘请小厮?”

在座有掌柜不敢置信地反问。

“没错。”小帆笃定地点头,目光不期然与夏天在半空交会,后者眼眸一片明了,带着三分考察与审度。

引起新概念10

他这么快就想通了?

小帆颇为惊诧,嘴巴上继续畅说下去,“我们可以聘请店外小厮,俗称业务员,专门跑店外业务。”

“业务员?”几位掌柜的合音。

“没错。”小帆点头,口齿清晰地重复一遍,“业务员。”

顿了下,整理好思绪,又道,“刚才经过各位解释,我可以想象得出冷府确实是个老字号,上门亦是熟客多,当然,慕名而来的新客也不少……

既然目前国家不允许我们多招聘驻店小厮,我们不妨另辟劲道:例如对外招收长工,也就是我刚才提及过的业务员,专门负责店外业务……

呃——刚开始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或者大小不同来区分老客熟客,并且指定不同的业务员去跟,客户要多少货,要什么货,我们都可以通过他们作个记录。

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客户上门订货要货,一来为他们带来方便,二来为店铺空出一块空白,以迎接新客上门。”

“听起来……似乎不错。”贾掌柜与李姓掌柜点头赞同。

“可是实施起来可行吗?”在座明显不少掌柜被这个想法打动了,但还是有掌柜提出质疑,“那样的话,我们需要多少个业务员?”

请得少恐怕应付不了外面的客户,有怠慢之嫌,请多了,支出费用庞大,入不支出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这个必须根据各个店面的实际需要,我们只是变相将不能够正式雇佣店铺里打点的小厮雇佣到店外,同样在冷府字号旗下,同样是在为店铺工作。”小帆从善如流。

感觉怪怪滴1

“这不行,顾客上门找我们做买卖,跟我们的人上门找顾客做买卖是两回事,不说利润有没有摊薄了的说话,单单是时间上面,后者就比前者

花多了许多。

做买卖,时间是关键,我们请的人不够多,倘若有新款上市,我们比起同行的宣传力度不够,货物上市慢了,会显得竞争力低,还有,你这不

是投机取巧钻王法的空子么?要是又出条王法不准雇佣店外业务员,那怎么办?”

有掌柜说出自己反对的理由,并且很快得到其他掌柜的认同。

小帆笑了声,“考虑到这点,我们请的所有店外业务员,都是以part…time形式,就是说兼职业务员,他们算是我们冷府商铺的员工,又可以说

不是我们的员工,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并不触犯王法,虽然只是兼职业务员,但是他们同样可以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而且为了日后统一管理与规范,我建议

我们给每个兼职员工不同的编号号码代表自己的身份,职责以及所属区域……

因为这些业务员存在,我们还可以为客户制定更多优惠方针,例如提供订单达到一定数量,我们免费提供上门送货服务等。”

“这样……”

众人皆沉吟起来。

片刻,才逐渐有人回应,“姑娘的建议别出心裁闻所未闻,不知道真正实施起来通不通……”

也很快有人提出担忧,“而且,每家店只请一位掌柜,那多出来的掌柜又该怎样何去何从?”冷府挑人严格,大伙都是五湖四海来,为冷府效

劳多年,总不能贸贸然安排人家去跑店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