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我仔细的打量着这个洞,单从外表上来看,这只能说是一个位置不太合理的人工门洞(除了地道战里,我还没有见过谁会把门开在这个地方), 门里面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用和外面一样的黄浆砖,在结构上非常的普通, 这样的洞我在山西烧炭的工厂里见过不知道多少,都是用来做砖窑的天井,但是开在这里,在墓穴的格局上就显的非常的突兀,不知道是干什么用处的。

在我的记忆里, 几乎所有的墓室都是对称结构的,很少会在一个地方莫名其妙的开个通道或者多一个房间,除非这个墓的主人本身就有这种癖好。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性:

我第一想到的是, 里面可能放置了什么隐秘的陪葬品,这倒也并不奇怪,在爷爷的笔记上面,在自己的墓中设计暗室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暗室一般都伪装的非常好,这个洞, 即没有活门,也没有伪装, 单单就是在外面放了面镜子,似乎也太儿戏了。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和风水有关系,我推断的理由是,镜子是风水里面很重要的道具,故在这里应该有一种讲法,一般来说,要在一个房间里开一扇门,是风水里“通”的表现,就是说要把什么东西引进来,或者放出去。

这是小风水,和古时候的大风水又有很大不同,就像佛法里的大乘和小乘一样。 小风水讲究的是改,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小范围内不好的改成好的,对于这一块知识, 因为比较有趣,我知道要比大风水多一些。

我顺着这面镜子的对角线,走开去查看其他地方,希望能给我找到一些提示。 这里整个房间的布置,和闷油瓶说的一模一样。 但是因为它还维持着二千年前的样子, 所以只有四个方向上是有夜明珠照明的, 中间的天宫模型隐藏在黑暗中。 只能打着手电看几个局部。我在扫视了几圈后, 目光被墙上的影画吸引了过去。

这四幅影画的内容,我之前已经描述过了,但是当时我也是听闷油瓶形容出来的,十分的模糊,现在自己来看。 就发现这些画其实非常的写实, 只要你够细心,还可以看出很多具体东西来。

首先,我一眼就发现, 画中白雪皑皑的山脉,很有可能是吉林的长白山地北坡。 这并不是我的记忆力惊人, 只是长白山的几坐主峰非常有特点,, 凡是所有去过那里的人,应该都能分辨出来的。

第二是我注意到了第二幅画里。 送葬的队伍, 穿的都是元服,这也就是说,这个棺材里的人,应该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元朝权贵。 那这云顶天宫的修建时间,很有可能是元末朝代交替的时候,在这样的乱世中还有能力修建这样一座巨大的陵墓,这个墓主人肯定不简单。

第三是最让我吃惊的,所有送葬的队伍,都是女人,这实在是非常的不合情理,我不知道蒙古族的墓葬仪式如何,但是全部由女人送葬,真是闻所未闻。

其他诸如此类的小细节非常之多,不知道是雕刻师有意留下的线索,还是他们本身的行事作风就是如此。

我看到这里,心中已经非常清楚,凭借这些线索, 只要在当地找一个熟悉地形的山民,绝对就有可能找到这座宫殿的位置, 只不过,它埋在几百年的雪层下面,冻土非常的松软, 一但挖掘的不小心, 一次小小的雪崩就足以让你永远长眠在雪层里。

但是这些提示应该和墙角的洞没有关系,我又去检查其他几个角落里的镜子和后面的墙壁, 发现并没有什么特别, 看样子所有的问题, 只有进了那个洞,才有机会找到答案。

我回到洞口,看到闷油瓶仍旧看着,眼睛里出现了少有的犹豫,似乎在考虑什么问题。 他看到我走过来,突然对我说道: “我可能还得进去一次。 ”

“不行。 ”我听了大吃一惊, “这你不是去送死吗?如果你再失忆二十年,一切都没意义了。 ”

他淡淡道: “我和你们不同,对于你们来说,这里的事情只是一段离奇的经历而已, 而对于我,是一个巨大的心结,如果不解开,就算我什么都记得,这一辈子也不会好过。 ”

我听了心里急起来,连说不行,其实我并不是不能理解他,但是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容许节外生枝, 尽快出去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不然就算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秘密又怎么样, 空气耗尽, 所有的人都会窒息而死,这些秘密也会随之马上失去价值。

我把我的顾虑和他一说,他也表现的有点矛盾, 问我: “那你有多少把握,我们能够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