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等这三百对男女死后,就用这块大的绸布把尸体包裹起来,然后在布上面,反复浇一种经过特殊配置的汤药,经过二十个七天,也就是一百四十天之后,这些尸骨在汤药和洞内阴阳之气共同的作用下,会凝聚成一块只有胎儿大小的、紫色的结晶物,这种紫色的结晶物,还需要用收集来的、十八岁男人的**、和同样年纪女人的月经,反复浇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这种紫色的结晶物才能变成一种灵胎。”

在上海拜访那个道士时,只有小磊拿着笔记本,坐在旁边认真的记录道士说的话,现在想想,他的做法非常好,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另外,把信息变成文字,就会使信息变得更清晰,更有条理,也容易发现更多细节。

小磊合起笔记本,很有感慨的说:“幸亏我把道士的话都记录了下来,因此对道士说的这个细节,记忆非常深刻,我在洞里的时候,猛然想到想到这个细节,并且意识到,这些尸骨和汤药的混合物、虽然是用布垫着,但不可能不渗透到布下面的泥土里,这样一来,这些泥土就变成一种有阴阳之气极强的泥土。小明你也闻了,那种泥土有种特殊的腥臊味,那就是阴阳之气极强的表现。

至于那种泥土是极阴,还是极阳,我还没考虑清楚。但我想起在表舅这看过的书,说无论是极阴还是极阳,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综合这些因素,我忽然想到,也许把尸虫埋进泥土里,可能就会变成蚂蚁。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成功了。”

经小磊这么一说,虽然我还是不太明白,但多少有了点了解。除了后怕外,我们对小磊愈加佩服——在那种危险的情况下,还能洞察这么多细节、思维这么清晰,除了小磊外,恐怕没人能够做到。

本来对于这次行动,我们还信心满满,觉得也许能一举消灭高瞎子,因为我们毕竟做了那么多准备,但没想到的是,不但没能消灭高瞎子,我们自己反而差点送了小命。唉,下一步可该怎么做呢?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表舅忽然插话说:“听你们在洞里的这些经历,我觉得有一点非常怪”。

听表舅这么一说,我们都把目光投向他,他靠在沙发上,用手摸着下巴,微微仰着脸、眯着眼,若有所思的继续说:“我们在上海,听那个道士说起洞中的情况时,为什么没提到岩壁上那个奇怪的尸体呢?是他不知道,还是他知道但故意不告诉我们呢?”

表舅的这几句话,对我们震动很大——是啊,那个道士在洞里那么长时间,按说,他应该知道岩壁上有尸体的啊,但如果他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不过,仔细想一下,说那道士完全不知此事,也有可能,洞里毕竟是漆黑一片,也许他在洞内修炼的那段时间内,真的没发现那个怪异的尸体。

但另外一个问题是:即使道士不知道那个尸体,但道士毕竟会看见了蚂蚁,难道平时那些蚂蚁都不会往尸体那里爬吗?

表舅说这种可能也存在——因为那天毕竟是我们用尸虫扰动了尸体,尸体是阴气极重,而尸虫又是至阳之物,阴阳相遇,就像水遇到火一样,双方必然都会发生剧烈反应,所以尸虫羽化成蝶,而尸体也发生了尸变,这才引起了蚂蚁过去。而在平时的话,也许根本不会吸引蚂蚁过去的。

这种种可能,让我头有点晕,真是太复杂了。

关于高瞎子的秘密,真是剥了一层又一层,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毅力和意志,继续抽丝剥茧下去,直到彻底厘清这些秘密、并把高瞎子干掉为止。

表舅提议,关于我们在洞里遇到的这些情况,最好还是问上海那个道士,他应该是对洞里的一切,最了解的人。

但我们上次去上海拜访道士的时候,本来想留下他的联系方式,但道士告诉我们,他没有电话,也没别的现代化通讯设备,要联系他,还是只能通过那个历史学家了。

于是,我们马上就给那个历史学家通了电话,把我们此次洞中遇到的一切,都详细告诉了他,并让他去找道士,转告我们在洞中的经历,看看道士能不能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我们意料。

当在上海的历史学家,接完电话后,马上就去了那个道士家里,但却带回来一个让我们震惊的消息——那个道士搬走了,至于搬到哪里了,没人知道!

道士早不搬家、晚不搬家,却在偏偏这个时候搬家,我们隐约感到其中非常诡异。难道是躲我们?那为什么要躲我们呢?他在顾忌什么吗?或者在害怕什么?

原本逐渐明朗的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