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变丰湖县的贫困环境。

在县委书记杨家岩,刚刚公布完县委批示的那一瞬间,整个会场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劣质烟卷散发出的呛人的浓雾,在一张张贫困憔悴的面孔前,在一个个枯发如草,冒着缕缕穷气的头顶上飘绕。

为了寻找一条致富的幸福道路,丰湖县要在湖边建起第一座地方煤矿,看来县委要下大的决心动真格的了。全场的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好像看到了丰湖县明天的曙光。在许多人交头接耳、叽叽咕咕、品头论足、一阵骚动之后,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在礼堂的各个角落里轰响起来。

杨家岩身为责任重大的县委书记,肩负着全县的党政要职,全县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每时每刻都在纠缠着他,他哪里有精力有空闲,到地方煤矿担任党委书记呢?

姚存胜副局长官场得意,年纪轻轻却比许多的中老年干部成熟老练得多,除非发神经,除非给自己较劲存心让自己过不去,才愿意到八字没有一撇、还没投产的新建煤矿去受苦受累,操那份心,费那份神!

丰湖县改变贫穷面貌的决心热火朝天,令人鼓舞,可是,根深蒂固的贫穷又是那么好改造的?开煤矿又不是在湖边用芦苇建一所茅草房,又不是杀掉一棵大树解板,然后排一条八尺的溜子,征地、钻井、开炮、跑资金和联络工农关系,这一切一切繁忙的工作又是那么好操作的?当时,中国解放快三十年了,丰湖县的一任一任县委书记,带领老百姓扯开嘶哑的嗓子,高喊过多少遍豪言壮语,拼命流血努力工作了多少个年头,到头来几声感叹,始终没有摆脱勒在老百姓脖子上的贫穷枷锁。到那里去工作吃苦受累流尽血汗不说,万一挖不出煤炭,或者挖出煤炭没有经济效益,劳民伤财到头来落得身败名裂,今后还有什么升迁的希望呢?

姚存胜一直雄心勃勃,两眼发红早盯上了工业局长的位置。

丰湖县大大小小的干部,一个个心里明白得如水似镜,别看书记矿长车马炮配备得那么整齐,一个箩卜顶一个窝,到头来实际出力卖命、承担责任的矿级干部,只有生产技术副矿长周川一个人。

在决定煤矿领导班子人选时,县委大多数常委,都对周川的任命持怀疑和动摇的态度,这个年轻人整天板着一副铁黑的面孔,似乎一辈子也不会笑一次;他那双眼睛闪着蛇一样冷酷的目光,令人心里厌烦而害怕,谁看了之后,也不会相信他是一个有着慈善心肠的善良之辈。即使你是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的县委常委,他往你跟前一站,高挺着一条怪脖子,给人一种要绑赴刑场而英勇不屈的神情。他给县里任何领导说话,仿佛都不是用嘴,嘴巴子朝上直直地对着你,一副对人不恭和蔑视的样子。让人感觉他随时都会扑上来和你争吵搏斗,你出门之后,他随时都会持刀追上来拦路抢劫似的。

还有的常委别有用心地了解到周川几年前的外号——微山湖上有名的二杆子!让这么一个没喝过多少墨水的粗人,到煤矿当副矿长,主持全矿的工作,把老百姓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急于盼望富裕的常委们,谁能对他放心呢?

县委书记杨家岩当然理解常委们的忧虑心情,对周川的任用专门作了耐心的解释。周川有微山湖人的忠诚和粗犷,智慧和胆量。他战胜过祸害渔人的妖魔,蔑视过死亡,那全身的疤痕给他争来的不仅仅是二杆子的外号,还足能证明为了挣钱他是不要命的!正因为他是一个不怕苦,敢于搏风斗浪的二杆子,正是他挺着一条蔑视所有邪恶的怪脖子,一开始恢复工作,杨家岩就把他带到了岗位上,要利用他勇猛顽强和视钱如命 的精神,来为老百姓和国家出力。煤矿是一个与死亡和困难打交道的特殊工作,把煤矿交给这么一个二杆子和怪脖子,他杨家岩相信,即使煤矿有天大的困难和危险,最终也会实现好的效益……

《脖子》二十(3)

杨家岩经过一番细心的工作,常委们当面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勉强接受,但个别常委心里仍然窝疙瘩不舒服。大家都知道周川是杨家岩的代言人,他们之间从“文革”中就建立了一种难割难舍的兄弟关系。明明是一个没有丝毫官场经验的二杆子,他杨家岩却委以重任,看来是在苦心经营扶植个人势力。这种不合理的干部任用,后来常委中竟有人作为罪状,把杨家岩告到了运河市。

杨家岩毕竟是县委书记,有人事决定权,少数有意见的常委只好保留意见。煤矿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到时候一拥而上,再提意见不迟。正是在这种有争议的情况下,县委常委会形成了任命决议。

周川由一个湖猫子,被提拔为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