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在培训理念方面,除少林寺外,风清扬是很值得学习。他深深知道培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式要灵活,要明确培训的目的,注意选择培训的时机,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选择人才和识别人才的方法。在令狐冲难以战胜田伯光的时候,他适时地出现了;再者令狐冲是块学习高明剑法的材料,而且孺子可教;并且明确了两个培训的目的,一是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打败田伯光,一是要为前人留下的神技“独孤九剑”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在没有充裕时间的情况下,因为令狐冲记性比较好,所以先将剑法口诀背下来,再传授当前所需要的用以击败田伯光的“破刀式”。这种“传道”的方法实在高明,这也正是目前一些大公司在培训新人方面所用到的方法,先总体培训完公司理念等内容后,根据个人不同特点而进行工作分配,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为公司所用。

金庸先生用实际的故事去描绘了一个景象,并传授(暂且这么说)给我们“道”。一个人、一个组织如果有了崇高的理想、正确的战略思维和明智的处世原则,那么其行为无疑将处处高人一等,而在这些正确原则指导下,其所掌握和研究的技术和技能也会十分先进,并且生机勃勃,反过来又会不断强化个人或组织的崇高理想,为社会的进步带来贡献。

“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学习、追求真理方面,如果能够有这样的态度,那么什么事情还能做不成呢?

家族杂言

家族代表了一种血缘和地缘关系,它是同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一群人,这群人中或许有相同的血缘关系,也有不同的血缘关系,有首领、行政管理机构、生产、公关等,这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家族”这个词来代替现在的各种组织,如江湖门派、政府、公司、学校、医院、公益机构及家庭等。

《笑傲江湖》中的家族关系描述非常精彩,各个门派都构成了不同的家族,从家族利益角度出发互相竞争、合作、斗争,还利用间谍与反间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虽然描写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但在其它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这样的现象也是会发生的。

各个家族的状况、发展方向均与它的领导人有极大的关系,领导人的个性特点通常决定了这个家族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向、社会地位以及在社会事务中所起的作用等。比如,嵩山派掌门人左冷禅在上任后对本派的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改进技术(剑术、武功等)、培养新人,并将一统江湖、成就霸业作为家族的发展目标,还应用了“间谍战”,短短的时间就成为江湖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成为五岳剑派的领导部门,但也正是他急剧膨胀的野心,决定了他做决策的时候有点急功近利,有点不择手段,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这样的现象在今天的经济领域中并不少见,多少任企业的领导一上任便依自己的想法对企业进行改革,殊不知最好的改革便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欲速则不达,不能抛弃企业应该坚持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念,而把自己个人的理想强加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公私不分将最终导致改革的失败,制造出来的将会是一个“四不象”,失去了企业本色。前一段时间,绍兴最大的印染企业——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龙控股”)陷入资金链危机,其公司董事长陶寿龙“出走”,这个事例多少说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应该是大和强,而是要活得长久,活得对社会有用,这样才有机会做大做强。

不同的领导人,由于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原因,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领导风格,从而也导致了不同的笼络(或控制)下属的手段。

其中较成功的手段以少林寺和华山派为代表。

少林派利用佛教普渡众生作为崇高理想,同时用高强的武功(技术技能)作为这种崇高理想的辅助手段,这是比较成功,也比较健康的。

华山派利用的是一种称作“家族亲情”的东西作为控制手段,即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这种手段的运用也是非常成功的。令狐冲在掌握了高明剑术、拥有了深厚内力、能够自成一派时,还对华山派的“家族亲情”念念不忘,他“宁可像从前一样,内力剑法,一无足取,却在华山门中逍遥快乐,和小师妹朝夕相见,胜于这般在江湖上孤身一人,做这游魂野鬼”。可见这种控制手段的厉害。但是这种手段如果让有不良野心的人所利用的话,最终也会导致家族的土崩瓦解,“君子剑”岳不群最后的失败便是明证。

反面的例子以嵩山派和日月教为代表。

如嵩山派利用强权制度作为控制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