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1)第一章 现代气象

(1)亲爱的朋友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他草船借箭、借东风,协作东吴周瑜大破气势汹汹的汉朝丞相曹操,以少胜多,取得了历史上较为有名的赤壁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成为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佳话。这次战争胜利的主要或根本的原因,历史学家或军事家都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探索,其中认为诸葛亮他识天时、知地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不探讨当时的政治、环境、地理和双方军事实力的差别和悬殊,草船借箭靠大雾弥漫的江面,火烧战船靠冬季少见呼啸的东风。大雾弥漫,呼啸东风这两个要素按现在的条件或范畴讲,都属于气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我现在就是想利用我知道的粗浅的气象基本知识和对气象的了解、应用以及气象的观测、预报和气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向亲爱的读者朋友慢慢的介绍介绍。

叶笃正,当代的诸葛亮,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

叶笃正先生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笃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重大原始创新贡献,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同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叶笃正在国际前沿的工作,并不是跟在外国人后面的所谓“同国际接轨”,而是做出了系统的原始创新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从而成为这些前沿领域科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叶先生常说的,“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他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共发表专著6册、科学论文90余篇。因叶笃正先生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家庚地球科学奖。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位气象工作者能拿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见气象工作在国家、社会和人民当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气象工作的关注程度。

气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一、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二、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进行气象探测并向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资料。三、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四、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气象服务工作。五、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六、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七、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装置的检测工作。八、各级气象主管辖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按照《中华人民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