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你们顾此失彼了。”

“尤其是张天养,你之前和我比武时,总是怪叫,可却没有章法,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乱了气息。”

陈争最后又说道:“张天养你原本就有基础,也摸索到了怎么发劲,其他人你们最近也进步明显,那现在就都要注意呼吸了。”

呼吸的确重要,不说习武之人,就算是唱歌、唱戏的,也都要学习呼吸,现在就算唱歌之人,也都学会了气运丹田。

其实气运丹田本身并没有什么玄虚的,只是众人以讹传讹,将它传的玄虚了,无非指的就是静气下沉,以丹田为重心。

练得不用多久,也就可以达到“胎息”的境界,更不是好像武侠下说中所说的那样直接可以闭起,而用丹田喘气,人好像死了一样。

所谓的胎息,不过就是因为练习的时间久了,喘息之间不用刻意,气息都可以流经丹田。呼吸时一吸则小腹内收,一呼则小腹隆起。

拳法讲究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最后一句其实说的也无非就是劲力需要靠气息来运行,只有气息在体内运转灵活了,劲力才可以透达全身,更不会劲力忽然一滞,而是能够做到运转自如,劲力连绵不绝。

也只有这样练的时间久了,才能达到虎啸猿鸣的境界。

何见义等众人初学功夫。对虎啸猿鸣的意思不了解,不过张天养却听说过,问道:“虎啸猿鸣?真的有这种境界么?”

不怪张天养发问,因为功夫没落失传,各种说法五花八门。

其中一种说法。是把出拳时的一阵清啸当成了虎啸猿鸣,可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劲力打出去的声音,或者如同放箭,“咻”的一声,又或者如同甩鞭,“啪”的一声猎猎脆响。

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内力磅礴无比,气息在体内就能发出轰隆隆巨响。如同雷音。

这更倾向于神话和玄幻了,如果真能到这种境地,两人不用动手,光是吓也把对方吓得不敢出手。

而陈争所说的虎啸猿鸣,则只是他师门所传下来古传太极拳一脉的呼吸法门而已。

“莫非是呼吸的时候学老虎和猴子叫,就叫做虎啸猿鸣了?”何见义插言问道。…;

陈争苦笑不已:“当然不是,太极拳,是道家的功夫。而其实道门内的玄学五术是互通的。尤其是古人。为了防止他人偷师,因此拳经中常常会用隐语,不懂道门玄学的人,就算偷了拳谱,也学不会的。”

随后陈争缓缓道来。

原来,虎啸猿鸣这四个字,绝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这么简单。

虎指的是什么?在八卦中,虎属坎卦。

在八卦中,每一卦都是由三根爻所组成。中间断开的叫阴爻,连成直线的叫阳爻。

而坎卦为两阴爻夹一阳爻,所以说水有真阳之气,易动且如虎之性。

坎卦属水,在身体中,则对应的是肾。

猿指的是什么?心猿方寸机,因此猿代指的是心。

心属火,在卦为离,离卦与坎卦刚刚相反,坎卦两阴夹一阳。而离卦则两阳夹一阴。

因此说水火相克。

就连隐门中的那群骗子都知道水火互济,可见这在道门玄学中的作用。

人体中也是如此,心肾相连,衰则同衰,盛则同盛。

只是人体之内,心为离属火,在上;肾为坎属水,在下。

火性炎上,上而愈上,水性向下,下而愈下,因此则不能做到水火互济。

在卦中也同样如此,离上坎下,是《周易》第六十四卦,卦辞曰“火水未济”。

而如果坎上离下,这便是《周易》第六十三卦,做到“坎离既济”、“心肾相交”。

陈争将这些解释了一番,可其实在场的无论何见义等农民工,还是施勇等武校学生,又或者是张天养,其实都没有道门玄学的基础,因此听的半懂不懂。

“因此‘虎啸猿鸣’这四个字,无非指的就是呼吸的方法,练气练得久了,则气息自动经过丹田,利用呼吸来降心火,提肾气,使心火与肾水阴阳相交、水火互济,这样等太极静而生动的时候,就能气息鼓荡,发出如虎啸龙吟之声。”

陈争笑了笑说;“这也就是我师门内所传的‘虎啸猿鸣’的含义,与其他流传的说法大不相同了。”

“这么说,不是肚子里轰轰隆隆想了?”张天养心中感叹:“看来武侠小说中说高手运气时,常常会忍不住发出一阵长啸,也不是全是编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