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 (第1/4页)

而到了这里的第一天,沈哲沈博士来到了陈争下榻的酒店,登门拜访。

陈争来到欧洲,不仅仅是拍电影和参加小薇的巡演,还有一项安排,那就是沈哲博士所邀请陈争在各大高校中作“风水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讲座。

之前在香岗时,这个讲座办过了一期,效果非常好,甚至在香岗引起了轰动,而沈哲博士的这个课题,也引起了世界上的小范围关注。

欧洲,是现代建筑学的起源之地,同样也只有欧洲,自古以来就将建筑与雕塑、绘画等一样,当做是一门艺术来看待。

故此沈哲博士的这个课题,只有在欧洲得到接受,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成功。

但是,要知道,让欧洲人接受中国风水的概念,可比当初在香岗时难多了。

当初在香岗,还曾遭受到很多的阻力,如今在欧洲,可想而知。

故此沈博士这次前来,就是要和陈争来商量商量对策。

“风水,这纯粹是我们中国人的语言,对于欧洲人来说,还存在一个翻译的问题,而且恐怕很多人都根本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会导致很多分歧,等我们开展讲座的时候,那些老外的大学生和专家,都听不懂,这可怎么办?”沈博士问道。

陈争想了想,说:“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开始的几次讲座,先介绍介绍基本的概念,等到深入后,也不要只讲风水与环境,事实上玄学之内的极大门类,都很强调环境作用,我们可以将中医与环境、天象与环境、命理与环境、风水与环境等这些问题,全都参杂在一起来讲。先向人介绍一个大体中国玄学的轮廓,然后再专门主讲风水与环境的关系。”

陈争想的很简单,他始终是将弘扬中国文化,作为了最终极的目标,借助这一次欧洲之行,那不如就来个全方位的。

“也好,既然如此,我们的论题比较大,我再多安排一下,在欧洲多一些国家的多所大学内,多搞几场这样的讲座。也多请一些专家来,争取通过这一次欧洲的行程,让全世界都认可我这个在建筑学中风水和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的课题!”

……

说起来,陈争这次的欧洲之行,还真的是相当繁忙。

电影还没来得急开拍。第二天。周芝荔听说了陈争来到欧洲的消息后,也打来了一个电话。

原来,周之荔当初收购的欧洲公司,来进行钻石和石油的开采。这家公司总部,郑设在法国巴黎。

此时,周之荔正在巴黎,安排一次比较重要的拍卖会。

拍卖的东西,也正是他们公司所开采出来并且加工的钻石。

两枚钻石。一枚叫做“龙池”,一枚叫做“凤阁”。

这两枚钻石,并没有陈争送给身边几个女人的那样大,只有二十几克拉,不算是什么绝世罕有的物件,但也同样十分难得了,算得上是名钻。

而周之荔要将这两枚钻戒通过拍卖来卖出去,这样,不但能多赚一些钱。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此让公司在钻石等珠宝加工行业,打出名气,造成巨大的影响。

“这次两枚钻石的拍卖会,就定在明天。刚好你来巴黎,我还没有陪陪你,如果明天晚上你没有什么其他的安排,不如我们一起参加拍卖会。然后再一起吃个宵夜怎么样?”

陈争笑了笑说道:“也好。”

……

转眼,已经到了第二天夜里。

陈争与周之荔一起。作为钻石的拥有者,出席了拍卖会。

这场拍卖会,并非是只拍卖这两枚钻石,还有一些古董之类,不过都是些不值钱的古董。

故此这两枚钻石,还被当做了压轴物品,最后拍卖。

“女士们,先生们!”拍卖会的主持指着背后的投影机说道:“现在,大家看到的图片,是我们最后展出的两枚钻石,我必须要说,这并非是古董,而只是现代工艺品。但这两枚钻石的大小、净度、颜色以及切工,无一不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值得收藏。”

陈争听着主持人说这番话的时候,心中十分开心。

因为陈争虽然没参加过类似的拍卖会,但猜的出来,以往必定是以英文为主。

但这次的拍卖会,却采用了英、法、中三国语言,在主持人讲解的同时,同步翻译。

法语可以理解,这里毕竟是在法国,但主办方却加入了中国语言,一方面是给自己这个钻石拥有者面子,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参加拍卖会的潜在消费者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国人。

毕竟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