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 (第1/4页)

速衰落。可他也不敢这样说。

赵祯点头。没有进城,虽然城中百姓眼巴巴地望着。可是赵祯的车驾已经北上,将抵达襄垣县。也从襄坦起,开始成为重灾区。但是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并不象是受灾的样子。一排排暂新的房屋,整整齐齐的排列,虽然不大,但看上去很干净。这是石坚所谓的农村规刮。正好这一次契丹的严重破坏,整个重建。反正在用钱往上堆。

这一点,赵祯很满意。

可是一会儿,他开始皱起眉头来。原来他看到许多农民在开挖水渠。如果从地图上看,隆德府有好几条水系,但都是上流,水流量不大。不但隆德府,整个河东路基本上都是缺水的地方。因此借着这次机会,石坚指示,河北路治水,河东路引水。

但现在天气很冷了,赵祯穿着裘皮大衣,还感到寒气直往颈子里面灌。至于那两位主子躲在凤辇里,都不敢下来了。

石坚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在陪同的官员耳朵里低语了几句,这个官员招来了一个正在干活的百姓过来。还赤着脚呢。赵祯看着那一双大脚踩在冰冷的泥地上,心里面前感到一阵酥麻(别怀疑,我小时候做过这样的事)。特别那个北风还在一个劲地吹,赵祯对薛本问道:“薛爱卿,这就是你们鼓吹的大治?”

薛本心想,我可没有鼓吹,要吹的只是那一班为了取悦你的官员。

但他看着赵祯脸色铁青,没有敢回话。

赵祯暴跳起来,说道:“联要撤富彦国的职。来人啊,立即传令,让所有百姓停止挖渠。”

富彦国就是富弼,就是他主持河东事务的,河东路转运使。

这个百姓还在发愣,因为现在都的到了教,不能传扬皇帝的来到的消息,骚扰百姓。他也不知道富彦国是谁。当然如果说富大人,他一定明白的。可这不让他们挖渠。这有点着急了,他立即说道:“这位大人,千万不可啊。”

还没有听到联呢。包拯在后面发笑。

几个官员准备下去,这是圣旨。敢不遵。石坚连忙做了一个手势。将他们拦下来,说道:“皇上,别急,让我来问一下。”

然后他转过身来问这个百姓:“你们为什么要挖渠?”

“是,是,是”这个老百姓一听皇上,两个牙齿打颤,连话也说不周全了。

石坚一看,只好又带过来一个百姓,其实其中的经过,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可是他不解释,而让百姓说给赵祯听,这个百姓不知道赵祯的身份,虽然知道这行人来历不小,有些害怕,但说话周全了。

于是说了,现在他们庄稼没有收成,虽然朝廷提供了所有粮食,还为他们盖了住房,并且还发了衣服。说到这里还说了一句小民希望太后与皇上能活一万岁,那我们百姓日子就好过了。

赵祯听出蹊跷来。既然对他们感谢,这种挖渠也不是富弼硬逼的了。于是就问,为什么你们大冷天还要挖渠。本来川“一※句,你们众今天与应当在家里坑七呆着暖和,可怕犯哗沁爷何不食肉的错误,没有敢说。那天吃饭已经闹了很大的笑话。

这个百姓就说,原来吃穿不愁了。可朝廷也只发了一点散钱,让他们以备特需。当然不可能每家每户发上一百贯,朝廷也没有这个财力。

因此现在朝廷兴修水利,每天工钱有一百多文,这样苦干几个月,手里有了更多的闲钱,到了过年时,大人小孩的日子更好过了。

其实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不能养懒汉。如果全养着,以后百姓娇惯起来,反而不美。其实这一次朝廷为了三种遭受侵略的灾民,花费很大,每户没有一百贯,也有五十贯。这还是盖房子时,就地取材,人工自付。否则成本还在加倍。

赵祯就问你们不冷嘛?

这个百姓憨厚地咧嘴一笑,说冷啥,干干活就不冷了。不过马上富大人就下令了,再过十天,工程暂时结束,怕他们冻坏了。这个老百姓还举举膀子,说道:“其实有啥呢,富大人心好,依小的说,我们还能干上二十天。”

赵祯朝石坚努努嘴,赏钱吧。曹贵妃与包拯都在后面发笑,这一路上赏钱都是石坚自己掏腰包的,石坚花钱,赵祯做人情。无耻啊!

这个百姓还没有在意,跪了几个头,高兴地接过了钱,然后还拉着另一个发呆的百姓手说:“老李,你站在这里发愣做啥?”

那个老李同志这才说道:“皇上万岁。”

才反应过来,跪头。这一跪,可了不得了,一起跪下了。

赵祯还用手抹着眼睛泪水,硬是让这些朴实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