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部分 (第1/4页)

但过了保州后,都是大道。开始加快了速度。

现在石坚很焦急,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大军几乎都没有得到充分地休息,每天赶路达到了近六个时辰!

原来石坚安心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对朝中的事情不管不问,是有他的原因。一是那时候正是收复幽云十六州最佳时期。放过了这个时间段,就是收回来了,也是与契丹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石坚不想那样火拼。

第二个就是问题很多,但都能解决。首先是经济。石坚冷眼相观,其实经济问题并不是那样的严重。至少现在比他才来到和州时还是要强得多。但为什么民情这么激烈。这就比喻一个拥有几亿家产的巨富突然变成了平民百姓,很不适应。就象王曾所认为的那样,勒勒裤腰带,还是有一口饭吃的。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大,工业的底子还在。一旦找到突破口,一拉动经济就活了过来。

而且经济低潮期,以后宋朝继续发展下去,还会经常遇到,这一次的经历也给了他们一个参考经险。

然后是不法商人的垄断。少量中小型商人被这些大商人逼头走投无路,有的都选择了最激烈的做法,自杀!石坚很气愤,但现在他在的时候,可以利用声名压制。以后呢?这幕情形将会不断上演。就是石坚本人也只能规范一些律法,尽量让大家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想要杜绝是不可能的。

那么吕夷简的改革。改革本身是好事,可执行的官员将毛引向了相反的方向。这一点也好办,只要石坚一回到朝中。找几个正直的大臣作为巡抚使清查。正好现在他想对冗官动手。这些官员送上门来,这是老天送来的机会。

但贪官污吏,不要说一个石坚,就是一百个石坚也没有办法杜绝。这是中国的特色,比中国菜还要有名。总体来说,这是宋朝,因为丰厚的薪水,贪官的情况还要少一点,其他朝代更坏。

还有一个细微的问题。只有石坚很关注。大量百姓的回流。再次回到了农村,这会减慢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只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多了,而且将务工当作生活的来源,就会主动地学习工艺操作。大量的熟练工人将会产生,这才是根本所在。

对于这一点。石坚也一愁莫展,难不成不让他们返乡?在城中靠救济粮渡日?

问题很多。但别要在一起爆发。如果这时赵祯突然死了。而继承人的问题引起纠纷,最后导致内战。再加上现在的局势。宋朝有可能面临一场很大的风险。

石坚现在不知道这个王爷是谁,但回京城,他第一任务就要将这个王爷揪出来,难道你不姓赵?这个王爷现在已经真不知轻重了。

但不管王爷候爷,现在必须进京,保障朝廷安全。如果赵祯死,了。也要保障权利顺利交接。没有办法,长期的君王制,虽然痛恨皇帝,可叫百姓离开皇帝还不行。

大军很快离开保州,到了真定府。也就在这时候,元俨派来的快马才将石坚堵住。下了密旨来了。

下旨的钦差石坚认识,蛾子吴然,不是考虑感情,是考虑身体因素。吴然的身体素质好,所以才耐得住快马的颠簸,不快的话,以石坚这个速度,再有几天就到了京城了,赵祯那出戏如何唱下去?

赵祯醒过来了。

石坚在马上一卑嗦。激动的。

小皇上渡过了危险期了?这是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他再次问道:“安全了?”

吴然说道:“身体还是有点虚弱,但应当安全了。”

别人不相信,吴然石坚可是相信的。他立即大叫一声:“停!”

要扎营休息了。这几天赶下来,他自己本人胡子老长,头发也乱了,都不成一个人形,士,六也累得要命。

对于赵祯的不要声张,他明白过来了。皇帝这是想借这次事件,来个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现在他将消息封锁出去后。那么就有可能看到一些大臣的动向。还有宗室子弟的一些意向。当然还有一个用意,有可能使那个王爷暴露出来。

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是石坚开始为难了。自己现在到了真定府了,离京城并不是很远,如果象以前那样的速度,只要四五天时间就可以到达京城了。

现在如果自己放慢了速度,那么肯定有人会怀疑。想想也好笑,本来担心赶到京城的速度迟了,可现在反而担心时间早了一点。大军开始扎营。听到石坚的命令,士兵自然欣喜若狂,以石坚的体力都有点吃不消,只是他现在没有察觉而己。况且普通士兵。

石坚坐在草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