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野利仁荣脸上更是皱起一张苦瓜脸,他说道:“其实我都怀疑,这些部族对河西走廊商人进行了抢掠,不但我们自己在默许,就是石坚也派了人在鼓动。“

如果宋朝的百姓听到野利仁荣的话,肯定将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遍,可这些人通过石坚进入西夏后,也看到他果断的一面。某些时候他为了大的利益也不是小仁小爱的。况且真正遭到杀害的宋人并不多。

野利仁荣又说道:”这是才是石坚的第一杀。第二杀就是抢人。我们西夏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几战有胜有败,可与我们周边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交战下来,损耗本来就很重。可是我们占领的地方却很大,几乎可以与宋辽相比(其实论面积,西夏远不及辽宋,这是野利在夸大其词。三国中辽国的面积还可能在宋朝之上,可辽国面积最大的东京道与上京道大多是辽国的臣属国,辽国的控制力不强。相反宋朝面积大,控制力也最强)。而且我们是四战之地,四周所有的势力都与我们作敌,因此不得不分兵守卫。这样继续下去,就是等到明年,我们拥有河套平原,银川平原,还有河西走廊这些富饶的土地,可那来的人们耕种。不能将士兵全部发放回各个部族,让他们参加农耕吧。可不这样,因为人口的急剧减少,我们的士兵那什么来养活?”

其实先前的各个贫穷部族的出走,还让许多西夏大臣感到窃喜。这些部族留在西夏,他们一无所有,将会造成马上西夏即将来到的粮食短缺的因难。这些部族的出走正好缓解了西夏的压力。虽然明知道这些部族的出走,长久下去,会减少西夏的人口,也会使西夏的兵源减少,可没有办法,总比大家饿死得强。

听到野利仁荣的话,他们才知道这远不是减少兵源那么简单。

野利仁荣说道:“其实不要等到明年秋收的时候,只明年的庄稼种下去,这些士兵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到耕地面积的数量,也可以知道我们大夏明年的收成,只要石坚派出几个谍探在西夏鼓动一下,我们大夏的士兵就会人心慌慌。”

说到这里,他不住地摇头,说道:“本来因为那个石坚在我们西夏杀进杀出,我们的西夏士兵对上宋兵就有了畏惧感,再加上军心不稳,一旦开战,这个仗。”

后面是没法子打了,他竟没有法子说下去了。

野利仁荣看了一眼,满是忧色的众人,又说道:“这二杀还不如后面一杀来得凶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过渡章节完毕,加更求最后一天半的双倍月票

主一章感到惭愧。ΖuiLu。ΠET我本不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人,本T'可从七开始就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在八就草草结束。

还好,大家都愿谅了我,尽管月票少了许多,呵呵。

不过,马上的章节进入精彩,自己也可以有心情码得更快一些,这几天开始加更,求最后一天半的月票。

最后还说一句话,就是我上个月输得很光荣,虽然功亏一篑,但差距微弱,而且我的月票都是你们所送,对于这一点我可以指天为示。因此我很骄傲,我们的品行亦如小石一样,站得正走得稳。

所以我感谢你们。(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百零九章 三杀(下)

利仁荣说道:“陛下。请恕臣直言。”

元昊挥了挥手。他本来的心情就是恶劣之极。现在听了野利仁荣的话。更是糟糕透顶。他也算一个雄才大略的主。在做太子的时候。就搜罗了一大批人才为他效力。后来李德明兵败甘州回之后。他就暗中派了人进入甘州回鹘查探。然后谋划。这才一举击崩甘州回鹘。让这一屹立在西域一百多年的回鹘一脉成了昆仑山到水的一支可怜的小部族。不的不寄居于吐蕃人势力下生存。然而这才过了几年。现在西夏变成了这种样子。这让他感到灰'丧气。

野利仁荣说道:“陛下。从几位先皇手里开始一直为我们大夏各族的利益和人们着想。不想他们被宋朝欺压。因此他们揭竿而起。与宋朝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战。终于使用大夏各族有了一方乐土。”

这纯是一句马屁话。李氏一族那为了西夏各族着想。完全是他们自己野心勃勃。从李继迁背叛宋朝时开始。屡屡与宋朝交战让宋朝的军队死伤损重。是逼宋朝苟和。也让西夏各族的人们死伤无数同时生活也变艰。如果不是李德明休生养息。和宋辽称臣。采取与宋朝和平共处的策。或者说宋真宗怕死了。否则打下去。西夏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