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部分 (第1/4页)

中国人口膨胀,将无限度解决耕地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么就不会暴发农民起义。他也不是希望赵家王朝存个一千年一万年。他是希望中国能够和平演变,那一次的兴亡,老百姓不是倒了大霉。象唐朝的崛起,百姓存活率不足三分之一,一曲隋唐演义,固然轰轰烈烈可是多少百姓死亡,那是没有人看到的。资源不说了单论平原,这两个洲特别是北美洲,平原几乎达到百分之四十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

这就是两个人站在地制点不同。看法也不同。所以石坚雄居这个朝代。这也是他地看法超前于这个朝代所有地人。赵蓉也不行。耶律蓉也不行。元昊也不行。萧孝穆张元之流更不行。

然无关朝廷大局。可是刘娥还是立即下旨。对于这个邪教。特别是那个李织。那是深恶痛绝。但石坚隐隐地感到这件事还有许多后续地麻烦。算了。先将国内安定下来。

因此。他转向诸臣说道:“诸位。以前谁对谁错。本官也不想追究。可是以后。特别是这几年内。还希望各位以大局为重。不要朋党。更不要中伤别人。还是那句话。本官做错了。可以批评。但不要有旁地心思。”

对于石坚地话。几乎所有人都鄙视地想道:现在你在风头上。马亮只是一句话。马上就致仕。这可不是贬职。以后还能升迁地机会。谁愿意招惹你?但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特别是现在石坚站地地位太显目。本身就逾越了大宋地礼制。以驸马担任这些职务。更是逾越了所有朝代地礼制。因此他不做出与之相配地事。就是后世地史书也会将他骂死。更不用说容易招人攻击。

石坚这才说:“现在事务众多。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等到臣回到家中。草拟一个奏折。呈给太后与圣上。”

确实有许多事。在一路上石坚也想了不少。可有些事情他知道得并不是很祥细。现在刘娥可好。只是一年时间。大宋整成一副烂摊子。然后说了一句。哀家让你有伊霍之权。你帮哀家收拾吧。因此石坚还要召集一些大臣询问情况。才作出最后地判决。还有一个情况。他现在站在哪里。那条伤腿不住地打颤。受不了了。现在他只能将大致地情况和主要地麻烦解决分析。

赵祯也看到石坚的异样,他向帘后嘀咕了一句。实际上,也许刘娥比石坚还容易满足。她只要能将契丹退军,以后将经济恢复过来,老百姓安置下去就行了。至于两湾大陆,见鬼去吧。反正哪里成了黑心商人的天堂,朝廷也能在哪里驻军。不过大洋岛到是一个好地方,而且因为沿路有许多岛屿,供给方便,航行安全一点,都成了大宋的粮仓。

这种安全也只是有一个很字。石坚也无法保障,象他带着大军就遇过一次危险。最奇怪的是南宋,那时候造船业相当发达,可是南宋想撤军南洋时,却遇到了风暴。或者迷信的说法,南宋注定灭亡。

于是宣布散朝。

走出了午门,有许多人向石坚庆贺,如蔡齐薛奎等人,这些人肚量,就象石坚所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并没有因为石坚斥责而生石坚的气。但也有许多人脸上挂着,不知道想些什么。

石坚心里冷笑一声。他倒是希望这些人现在就开始向他责难,乘着现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顺势将这些人全部弄下去得了。省得碍三碍四。

不过他看到御街两旁涌集着许多老百姓。但石坚钻进轿子中,不是他不给这些百姓的面子。一是他现在站不住了,二是他不能与这些老百姓寒喧,越是这个地位,越得小心能让刘娥有什么想法。

可是老百姓不是这样想,询问官员,终于得知石坚这回终于做了名副其实的宰相,都欢呼起来。在他们心目中,石坚在陕西回来应当做宰相了,否则哪里来这么多事?

石坚皱了一下眉头,幸好也与刘娥说了此事。否则刘娥听到这欢呼

不知道什么想法。但石坚在临上轿子的时候,向薛

、陈尧佐、王曙等几个大佬说了一下上到他家来吃饭。当然吃饭是假的,要商量一下国事。

实际上现在的政局对石坚十分有利。如果强行划分党派,可以说中枢一帮大佬大多是石派。象薛奎那是不用说的人是铁哥们。王曙是寇准的女婿,当年要不是石坚,他的老丈人就死在岭南了,这份感谢之情也放在心里。陈佐虽然与吕夷简关系密切可这人有点公私分明,不会因为这份关系就对石坚诬陷。张士逊是和鼓宰相,不足为患。最郁闷的是大胖子盛度,这个人与石坚稍微有点不对头。这一次因为身体缘故,没有捡到邢州战功,活活气得半死。现在还在邢州与张士逊处理契丹士兵事务有回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