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联军的指挥权之争 (第1/1页)

樊口会师。 面对周瑜带领的五万精兵,刘备说:“恨少!” 周瑜则自信地说:“已经足够了,请皇叔看我如何破敌吧。” 说完,周瑜笑了笑,笑声中充满狂妄。 与内敛谦逊的鲁肃相比,周瑜处处锋芒毕露,相处下来,让刘备很不舒服。 想起鲁肃,刘备便问:“不知子敬现在何处,可否请出相见?” “目前子敬在军中也有军务,不便随叫随到。”周瑜不客气地说:“如果皇叔想见子敬的话,请另行相邀。” 无疑,这又是一次摆谱。 周瑜开启摆谱2.0版本。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脸色也变难看了。 大帐中充斥着不和谐的气氛,不过,这种不和谐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不一会儿,鲁肃不请自来。 说好的军务繁忙呢? 看似挺悠闲的! 刘备见到鲁肃,脸色由阴转晴。这回换作周瑜的脸色难看了。 原来,鲁肃在最后一队出发,比周瑜晚半日到达。 一到樊口,鲁肃便听说,刘备与周瑜正在会面。 满腔热情的鲁肃也没多想,不请自至,立刻来到周瑜的大帐之中,与刘备和孔明叙旧。 刘备觉得这是意外之喜。 周瑜却对此也猝不及防。 鲁肃和孔明在一起相处多日,已经算是老朋友了。 鲁肃对刘备,也有着天然的好感。 酒宴因为鲁肃的加入,变得大不一样,刘备和孔明频频与鲁肃推杯换盏。 周瑜则略显寂寞。 …… 宴后,众人开始讨论一个重要的军事议题。 就是孙刘联军,此次战役的作战指挥权问题。 以便于统一行动为由,周瑜要求刘备把部队交出来,统一指挥。 周瑜说:“现在两家会盟,应当合兵一处,统一号令,然后才能共同破敌。” 面对周瑜的这个要求,孔明自然不会答应。 答应成什么了? 不就成了半岛太极国? 军队全听漂亮国指挥。 不过孔明也没有马上反对,而是问:“若要合兵一处,不知以哪家号令为首呢?” 周瑜用一种当仁不让的口气说:“我江东善于水战,此次与曹军作战,以江上为先,按我江东的号令,必能破敌。” 听完周瑜的话,孔明起身走到刘备身边说:“主公,都督言江东善于水战,如此便将水军划归江东节制,如何?” 刘备听后一惊,没想到孔明会赞成这个说法。 周瑜听后也是非常意外,这样说之前,周瑜也不认为孔明轻易同意。 而孔明和刘备说完,也不等刘备答复,又走到周瑜面前。 “以都督之论,皇叔善于步战,也请江东把步兵骑兵,划归皇叔统领!如何?” 孔明的意思是,你说谁强就谁统领? 那么你们统水军,我们领步兵,互换一下部队,看你同意不同意。 周瑜想都没想,就说不行。 周瑜针锋相对,“水军和步兵,应当统一号令,不可分开统领。” 孔明据理力争,“如果水军和步兵一同估量的话,那江东未必强于我军,为何要让我等听命江东呢?” “皇叔兵少,江东兵多,自然是多者为重!” “我军虽少,但博望新野,以少胜多,杀敌数万。都督说江东兵多,敢问可曾胜过曹军?” 赤壁之战前,孙权与曹操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正面交战,所以自然也拿不出战绩。 周瑜一时无言以对,只能站在那里,对孔明怒目而视。 而孔明则摇着羽扇,面不改色。 周瑜和孔明互不相让,大帐中的气氛变得紧张。 看到此景,刘备出来圆场。 刘备说:“统一号令,也不必合兵一处。昔日讨伐董卓之时,十八家诸侯尊袁绍为盟主,今日两家会盟,以孙将军为盟主亦可。” 鲁肃也上前说:“皇叔所言有理,不如就两家仍旧统领自家兵马,号令一致就好。” 虽然心有不甘,但一番口舌下来,周瑜也没占到便宜。 周瑜只好说:“若如此,皇叔的兵马,要看江东的举措,不可擅自行动。” “好。”此时孔明也笑着说:“那我等令行禁止,便效仿江东。” 孔明说完,在场的刘备,周瑜,鲁肃,都笑了,虽然,每个人的笑容中的味道都不相同。 如此,这个指挥权之争,也算相互妥协,矛盾化解了。 周瑜心想,好歹拿到盟主之名,可以发号施令。 孔明心想,反正军队还是我们自己统领,你发号施令。 听不听还不是看我? …… 统一行动的意见达成一致后。 下一个问题就是,决定进军方向的问题。 众人商议此事。 周瑜说:“此时,曹军主力还在乌林驻扎,我方下寨何处为好?” 孔明的心中,这个问题已经思考过很多次了。 “赤壁在长江东南岸,与西北岸的乌林隔江相对,当为首选。”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