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荀攸密献诈降计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蒋干乘一叶小舟过江。 赶回曹操的营寨。 进寨后,蒋干直接到中军求见曹操。 曹操还没有起床,但听闻来人是蒋干,便披上一件衣服,唤蒋干入见。 蒋干进帐,向曹操行礼。 曹操问:“子翼此去若何?” 蒋干说:“探得两件大事,待我密报丞相。” 说完,蒋干看了看曹操身边的侍者,曹操便晃晃手,示意侍者退下。 蒋干走到曹操榻边,拿出盗来的书信,呈给曹操。 接过信,曹操先看了下封面,顿时脸色大变。 曹操再打开书信,仔细观看。 蒋干则站在一旁,把与书信有关事情,对曹操详细地说了一遍。 说这些事情的时候,蒋干说的有些是所见所闻,有些则是蒋干的主观臆断。 总之,在蒋干心里,蔡瑁和张允反叛必定是事实,也只有这样,自己才是大功一件。 曹操听完,勃然大怒。 马上叫人传蔡瑁和张允来见。 很快,蔡张两人来到帐下,曹操说:“我命你二人立刻出兵,去攻周瑜水寨,如何?” 蔡瑁说:“丞相,水军士兵还未练熟,现在不宜出兵。” 蔡瑁的推诿,让曹操认定他确实居心不良,密谋造反。 又想起之前两次江上失败,也可能是二人有意为之。 啪的一声。 曹操狠狠地拍了下榻边的书案。 “来人,把蔡瑁张允推出去斩了!” 蔡张两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是惊慌,又是疑惑,“丞相为何?我等无罪啊!” 曹操把书信扔到地上,“图谋叛逆,还说无罪?” 蔡瑁想去捡书信看一眼,但几名武士已到近前,拖起蔡张两人就向外走。 蔡瑁张允大声喊冤,但曹操未予理睬。 没过多久,两颗带血的人头便献于帐下。 杀完蔡张两人,曹操的怒火消了大半,转而又想,是不是自己冲动了?万一此信为假呢? 曹操起身,向前走了两步,把地上的书信捡起来,再次翻看。 而自恃有功的蒋干,又拿出连接锁的图纸,放到榻前的书案上。 “我还有一物,要献与丞相。” 蒋干一边说,一边打开图纸,“丞相还记得刘备的连索战船吗?这份便是连接锁的图纸。” 听蒋干这样说,曹操放下手中的书信,到案边看图。 图上构件极为复杂,曹操一时搞不清楚原理,也分辨不出真伪。 曹操略带疑惑地问:“此图如何所得?” 蒋干眉飞色舞地把看船的事情,说了一通。 过程中,也免不了添油加醋。 最后,蒋干又说:“丞相,这种连索战船,极其平稳,若我军依法打造,那么中原士兵,不习水战,就不再是问题。” 水战不利 ,是曹操当前最头疼的事,若能用铁索连舟的方式解决,那便得胜有望。 不过现在眼前,还只是一张图纸,图本身是真是假,按图打造是否可行,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问题。 于是,曹操没有对图纸多说什么,只是对蒋干说:“子翼此去,功劳不小,快下去歇息吧,他日得胜,自当论功行赏。” 蒋干听言,自鸣得意,辞别曹操,离帐而去。 曹操则叫人去请程昱和荀攸。 这两人是曹操的心腹,重要的事情,曹操都与他们商议。 …… 没过多久,程昱和荀攸来了。 来的路上,他们听到士兵们议论纷纷,仔细问过,才知道蔡瑁张允被斩的事。 走进大帐,程昱和荀攸看到,曹操正坐在案前思考。 曹操左手拿着图纸,右手拿着书信。 看看图,又看看信,曹操脑中的疑问反而越来越多。 书信是真是假? 蒋干的话有错吗? 曹操把问题抛给两位谋士。 看过书信后,荀攸先开口说:“丞相,要分辨此信真伪,找人一验笔迹便知。” 程昱则并不认同荀攸,“公达,蔡瑁让人代书信件,也不无可能,所以笔迹不验也罢!” 曹操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程昱会更明白自己,便又问程昱。 “仲德,你的道理是什么,仔细说来。” “丞相,蔡瑁张允为人谄媚,旧时也是权且用之。如今水寨已经立好,士兵也操练有序,两人既有谋反嫌疑,杀掉便可,何须细辨?” 程昱的话让曹操暗暗叫好。 本来人都杀了,还分辨什么?让曹操承认杀错了吗? 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把两人的罪名坐实就可以了。 于是曹操说:“仲德言之有理。” 然后曹操让人传令下去,说蔡瑁张允犯有谋反之罪,现已受诛,命毛玠于禁接替两人,担任水军都督。 传令到各寨以后。 只有蔡张两人的亲信,情绪有所波动,其他将士都觉得很正常。 本来曹操多疑。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以往杀的人也很多,众将见怪不怪,只求别杀到自己就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