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3页)

物质在进入经济活动所存在的环境前,其包含的已知、未知正负属性都无法以任何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对人类经济活动而言,也就不存在正负属性之分,而且由于没有加入劳动时间,也就不存在任何价值量,所以价格和正负属性标注都应该为0克黄金。

这里有个反驳的说法,人类生存的整个宇宙,虽然很广阔,但作为人类存在的客观环境,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所以我们也可以认定,任何物质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没有进入经济活动的物质。

这样的话,我可以通过价值守恒定律强制它为0克黄金,不过这样的做法,有些不好。

我先假设存在没有加入经济活动的物质,也就是跟我们生存环境无关的物质。通过推算,他们的正负属性标注就该是0克黄金。这样的物质加入到我们生存的环境,就相当于进入了经济活动。那加入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首先,在一定数量的新物质加入人类经济活动时,人类社会的价值总量是个常数,就算不遵守价值守恒定律,在短时间内也应该是个相对固定的常数——因为人的数量不会暴增暴跌,劳动时间也就不可能暴增暴跌,一秒就是一秒。

下一个情况,一定数量的外来物质,不管以何种方式进入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会占据一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空间、时间。就像一块陨石落到了公路上,这条公路上的各种经济活动立刻就会发生改变。

最后一个情况,一定数量的新物质,不管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存在了多少时间,受到它影响的经济活动都将长期存在。陨石砸坏了公路,有人受伤,保险、医疗……有人清理,人工费,机械费……进行关联扩展,甚至可以关联到人类存在的所有经济活动。

好了,现在可以讨论这个一定数量新物质的正负属性和价值量标注了。

如果它对人及人类环境既无害处又无好处。那就是说,它身上没有任何作用力,对人类及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人类也就一定不会发现它的存在。标注的话,肯定是0克黄金了。

当这种物质只有一个作用力产生了影响。那么这个作用力产生了价值量的损失,还是阻止了价值量的损失,两方面的大小该怎么判定?

假设,它的影响只存在一种情况。就像陨石,一出现就砸坏了一条公路——造成的损失是多少先不说,我们得先想办法确定,它绝对没有以任何形式,阻止价值量发生损失。全人类达成了统一结论,所以只造成了损失?这个结论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文化知识资本商品。生产出这么一个商品就不用了?花了所有那么多的劳动时间,肯定要用!怎么使用这个商品?当然是思考:出现相同情况时,如何减小造成的损失,甚至阻止相同的事发生。

啊,不得了,人类自己反驳了自己!很明显,这是工序资本在运作,这一颗陨石的出现,间接地,在下一颗陨石出现时,阻止了一部分价值量的损失。

如果这个作用力,一下就把所有人都毁灭了,那不就再也无法阻止价值量的损失了吗,那不就只剩下坏处了吗?如果这么说,就还得加上,人类还没有出现前的价值量状况——一丁点价值量都没有,标准的0克黄金。对比人类出现之前、消失之后的情况,原来价值量还是0克黄金啊!

这不但是遵守价值守恒定律的一个现象,而且还是人类偿还欠下环境的债务的一种行动,最最重要的是:阻止了人类从环境获取任何价值量,保证了环境所拥有的价值总量不再受到任何损失。

如果这种说法还不足以令人信服,那么,阻止了人类对其他物质所带有的价值量的伤害,这种说法呢?不对,这两种说法的本质好像完全一样——对了,还有,人类灭亡的那一段时间,在陨石的破坏过程中,很多人都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也就是说,促使人类把许多损失变成了文化知识商品。人类又利用这些商品去阻止陨石的毁灭,不过最终没有成功。这种情况,我们当然不能说,陨石没有阻止价值量损失——只能说它阻止了,但没有成功而已。

如果,在人类还没有发觉时,人类就全部灭亡了,那又会怎样?那么——人类因为没有察觉到价值量的损失,对完全以人类意识为平台的经济活动而言,平台消失了,也就不存在经济活动了。经济活动都已经消失了,再谈价值损失是不是本末倒置了!不能计量那个时刻之后的损失,也就没有损失。

那么,当着人类的面,把所有的商品都毁掉,然后再毁灭所有的人呢?那我也可以说,所有价值量都转化为人类意识中的文化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