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二世祖两眼一眨不眨,只看那碗中空空如也,很是不以为然,不料陈半仙又提起一个水壶,向那碗中注水,这时水碗中出现了异象。二世祖看到自己的身影就在碗中,身后有座金山,两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正在门外向里窥探,随着水面越升越高,碗中的影像很快化为乌有。

二世祖大惊,哪里还有半点疑惑,忙请陈半仙相救,把全部财产都从银行里提出来,放在陈半仙指定的地方藏起来,准备等劫数过去再取回,可转天就被陈半仙卷走了,二世祖这才明白自己中了局落了套。

这就是“障眼法”了,只要碗底装个琉璃镜,压住提前绘好的透明影画,往里面注水注到一定高度,自然能看到光学折射的虚影。此类利用化学和光学现象的伎俩,就是金点行当里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咱们今后有机会再说。

第二章 镜里乾坤 鹿哨

满清以骑射得天下,所以清朝中前期的皇帝都喜欢打猎,后期那几位由于朝纲败坏,大局糜烂不可收拾,多半没这份心思了,若是康熙乾隆在位之际,几乎每年都得到木兰打秋围。

据说乾隆皇帝御前有个随从,曾是白山黑水间的猎户,除了弓箭射得准,更有一身“鹿哨”的绝技。“鹿哨”,是一种模仿野兽发声的特殊技巧,相传早年间是由采药人所发明。在深山老林里采药的人,大多善识药草物性,能够攀爬峭壁危崖,但这只是末等手艺,要想找到罕见的珍贵草药,除了胆大不要命,还得有足够的运气。运气这东西最是不可琢磨,采到千年灵芝万年山参的概率,可能比现在中彩票特等奖的概率还低,而上等采药人皆有独门秘术,“鹿哨”便是其中一项几近失传的神秘技艺。

如果采药人会吹“鹿哨”,他就不用冒险攀爬悬崖峭壁,也不必指望那份不靠谱的运气了。因为原始森林中生存着成群结队的麋鹿,那为首的“鹿王”体形比牯牛还要壮硕,生有骨钉般的鹿角,枝杈纵横,锋利坚硬,山里的大兽见了它也得避让三分。它生性奇淫,每逢春末夏初,它都要在一天之内,先后同百余头母鹿交配,最后精尽垂死,卧倒在地呦呦长鸣。这种鹿鸣相当于一个求救信号,深山里的母鹿听到之后,便会立刻衔着灵芝赶来,别看采药的人苦苦寻觅不到“千年灵芝”。深山老林里的鹿群却总能找着,等那鹿王吞下灵芝,用不了多少时间,它就又能腾奔蹿跃恢复如初了。由此可见千年灵芝神异奇妙之处,谁能找到这么一株,就能换来一世富贵。

那些擅长“哨鹿”的猎户,便掐算着时日,比鹿王交配早一天两天进山,事先做好伪装,在头上戴顶鹿角帽,穿一件鹿皮袄,怀中裹根铁棒,躲到森林中模仿鹿鸣,引得母鹿衔来灵芝,然后打闷棍放倒母鹿,剥皮刮肉再取走灵芝草。不过学这种声音得有天赋,一万个人里未必有一个人能够模仿得像。

倘若不走运,撞上凶猛无比的鹿王,拿弓箭土铳也未必对付得了,就得拼命逃向林木茂密之处,因为鹿角最怕密林,倘若被藤萝枝杈缠住动弹不得,它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第二章 镜里乾坤 放山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是百草之王、中药之首,历来在关东三宝里占着第一位。山区将人参俗称为“棒槌”,管进深山老林采挖野山参的行当称为“放山”。一般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直到下枯霜为止。

放山人在近千年采挖山参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民间习俗,包括“暗语、技术、禁忌、工具”等。根据人参生长年代划分为“三花儿、巴掌、二角子、灯台子、四匹叶、五匹叶、六匹叶”,最大的是八匹叶。八匹叶人参主茎长两层叶子,称二层楼;每层四个杈的是四匹叶,两层四匹叶相加成为“两层楼八匹叶”,极其罕见。五匹叶以上即为“大棒槌”。

想去挖大棒槌,首先要拉帮,也就是进山之前组织帮伙,这事都由“把头”负责。把头是一伙放山人的首领。能当把头的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懂山规,讲仁义,有挖参技术,会观山景,能够看出哪座山会生长人参,进山后不会迷路。

有了队伍就能进山了,不过进山也要选黄道吉日,一般为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后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孙良。用三块石头搭成老爷府,在老爷府前祷告,祈求保佑。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炝子,也就是简易的窝棚,再用木杆支架苫树皮防雨,里面铺上草和狗子皮,作为在山里过夜住宿的地方。晚间在窝棚前点起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以及为迷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