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第三章 云中古都 鬼戏

传说,渭河边上有一位放羊的羊倌在山上放羊,忽然山中发生了地震,有头羊受惊逃入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羊都是东家的,比起羊倌的命来,羊更值钱,真要是丢了,倾家荡产也赔不起。羊倌不顾个人安危,急忙追进山洞找羊。

穿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羊倌眼前豁然一亮,竟然来到了一处灯火通明的大山洞里,眼前黑压压的站满了人。这些人都是民间杂耍艺人,正在卖力地表演各自的绝活。更远处有座气象森严的宫殿,然而那边却没有半个人影,显得阴气沉沉。羊倌没见过什么世面,除了放羊也没做过别的,又憨又傻,他并没有察觉到这里诡异的气氛,那些艺人们个个面无表情,而且最奇怪的是没有观众,只有千百个艺人在自顾自的表演杂技。羊倌看得好奇,傻乎乎地看着面前正在表演的皮影戏,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他浑然忘记进山有多久了,也忘了他想找的那头羊。那演皮影的艺人是个老者,老者冷冰冰的眼神对着羊倌打量了许久,突然停下手中影戏对他低声喝道“你不是这里的人,还不快走!”

羊倌被老艺人说得如梦方醒,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什么,跌跌撞撞地往外就跑,跑到外边再回头看时,那山洞已经不见了。后来回去对乡邻们把经过一说,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讲,这种事隔几十年便会有人撞上过一回,跟中了魔障似的,说在山洞里看成百上千的艺人在表演杂耍,这大概跟秦陵以大批民间艺人殉葬的事有关。

据说秦始皇驾崩之后,为了让他在死后也能和生前一般享乐,在皇帝出大行之礼的那天,官府以重赏骗来了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让他们在皇陵的地宫里演出,然后突然将地宫封死,那些艺人也都被活埋在里面做了屈死鬼,每到晚上就重复着生前的举动,不止一次有人在山里看到过这样的“鬼戏”。

当然这只是一则民间的传说,在此提及,给《鬼吹灯》小说中的故事提供一点参考。小说开篇,胡八一和王胖子下乡插队,在东北牛心山九龙罩玉莲的大辽太后墓中所见到的皮影戏就是这么一种来历。关于“鬼戏”的传说很多很多,版本也多有不同,其共同点就是当事者全是高烧不退,神志不清。深山穷谷,空气不得流通的区域,光影和气流会产生一些使人迷惑的幻境,在里面见到什么也不足为奇。

第三章 云中古都 隋炀帝造迷楼

自古以来,如有奇人问世必然会天降异象。据说“隋炀帝”杨广出生的当天晚上,本来皓月当空,澄澈如镜。当深宫中传来一声婴孩啼哭声之时,突然雷声大作,刹那天昏地暗、倾盆雨注。

父亲隋文帝杨坚给他取名杨广,乳名阿摩。这小孩生得一副好面相,天庭饱满、浓眉大眼、眼闪星辉,极受文帝的宠爱。他生性聪明好学、才智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却脾气暴躁极为要强,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宫人皆饱受其苦,但因杨广文武兼备,颇受文帝喜爱,大伙都是敢怒不敢言。

隋炀帝即位后,国号大业,单从这国号里,就不难看出他好大喜功的性格,炀帝在位时三征高句丽、开凿南北大运河、造迷楼玉苑,结果劳民伤财,给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但他开拓疆土安定西域,同样建立了许多丰功伟业,从这方面来说,也算是大有作为的一代国君,因此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

不喜欢隋炀帝的人,常批评他喜欢女色,后宫佳丽三千还觉得不够,到了晚年更是变本加厉。相传当时有个发明家,给隋炀帝设计了一座楼阁,把图纸拿给他看,隋炀帝展卷一览,顿时龙颜大悦,立即命有司准备砖瓦木料,征集役夫数万,开始动工,足足用了三年才造成。

这座楼可真不得了,高可数重,雕梁画栋,玉栏朱轩,金碧辉煌,设有千门万户,藏纳幽房曲室无数,互相连通,从里到外装饰着各种奇珍异宝,金龙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旁,放出瑞彩霞光,昼夜通明,楼中更有四顶宝帐,分别是“散春愁、醉忘归、夜酥香、延秋月”,可以说是“工巧至极,自古未有”,所花费用几乎使国库为之一空。皇帝瞧上哪几个美女,就把她们带到楼中,住上个把月也不想出来,这座楼阁建成之后,若有人误入其中,到死也走不出来,隋炀帝大喜,请左右日:“叫真仙游走此楼,也会自迷,可称此楼为‘迷楼’。”

隋炀帝手下的发明家,又发明了“如意车”和“御童女车”,车辆中装有机关,可以一动不动地困住女子手足,放在迷楼里供皇帝用以试处女。

这些所作所为,终使民怨渐深,内外离心,导致发生了逼宫事件。他受用一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