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只是想知道儿子到底想干啥,真的把天下官都得罪了,他还想要这么位置吗?还是故意的想跟自己说,他不要。

可是他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老四做的事今天做了,他就不再问了,到是时间,他才会拿出册子,没完成的,直接回家吃自己,他不要听解释,你们怎么做的我不管,我只要结果。

几次下来,几个大工程竟然真的被他拿下来了,黄河治水如此,长江水患也是如此,钱却并不比之前花得多。但事情却有效率多了,当然真有不怕死的,但是,因为这个是独立的部门,地方官也盯着,想看笑话,反而几方相互牵制之下,事情办得无比迅速圆满了。

地方总督们一下子全都颜面无光,上了请罪折子。不过老四也没为难他们,只说专业人说专业事,总督管好地方政务即可,多关注民生,其它的小事,他来做。把这些人噎得说不出话来,可是又不能说啥。总比冷面四爷直接参他们不作为强吧?

盐商的事也是如此,他快刀斩乱麻,让江南盐务马上归回正轨,谁不怕死?可一下子死两个人,足够让一些人安稳一段时间,让大家有时间做后面的事。规矩定了,敢不做,等待他们的就是一个全家跟着玩完,两淮盐务再没说难了。

这次打仗也是,他把老八叫到家里,他们商量好了,再跟自己谈,之前觉得他有不臣之心,可是转念一想,真有不臣之心,他就不会这么干了,直接什么也不说,让十三领兵出征,再杀个回马枪,一切就结束了。而他却真的只是剑指蒙古……

想着这几年老四做的种种,好像都是无心之举,他真心在做的反而是他最看不上的戏剧,他没事就会去看彩排,他亲自写剧本,他还亲自上去给戏子们做示范、说戏。

老爷子陪太后看过好几出戏了,太后都一辈子了,临了竟然为了能更好的看戏,学起汉语了。太后的汉语现在已经是能听会说了,果然戏剧的力量的强大了。老太太还爱看他们的报纸,天天让人给她念上面的内容,连广告都不放过,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有时老爷子也看看,虽然觉得老四真是不务正业,可是想想老太后的反应,他突然又茫然了,连老太后不问世事的人,也喜欢这些,那么这报纸的威力可见一般了,如果慢慢的,老四通过这报纸潜移默化,改变了人的思想,他怎么办?

他刚想到这个,果然报纸上就有了关于戏子的地位问题。正把争论得极其白热化,为什么戏子是下九流?凭什么他们是下九流?与ji同级,在世人眼中,他们只怕也差不多。是他们自甘堕落还是世人逼他们堕落?他们做了什么该得到这样的待遇,难道他们没有把真善美的东西传达给世人吗?

几个问题砸下来,老爷子都无话可说了。是啊,为什么是下九流?前明就这么传下来的,他怎么知道为什么?

他知道这次老四闹大了,老八在冷眼旁观,等着看自己会如何处置,自己要如何处置?真的把老四关起来?很好,一部分清流们是满意了,可是他如何去堵天下悠悠众口,还是天下的戏子之口?他们会唱戏、演戏,他们会用自己的戏来忽悠世人,来反对自己,老四手里还有报纸,他当了英雄,然后最后自己还是只能妥协。

老爷子突然觉得很无力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对这个儿子早就毫无控制力可言,他想要的东西,他就能拿到,无论自己如何不想给,最终还是得给他。

第二日老爷子召告天下,从此梨园行当不再是贱籍了,天下沸腾。而他们不感激老爷子,他们感激的人是四爷。他们知道,这是四爷为他们争取的。四爷成了天下梨园行的恩人,被供上了长生牌位。

老爷子再小心眼倒也不和儿子争这个,若是四四被天下读书人这么对待,老爷子才会犯这个心病,被戏子感激,那啥,老爷子还真不当一回事。当然老爷子也是知道,他也当不了一回事,因为早就不受控制了。

因为取消贱籍的事,曾经想过离开四爷府的几个人,也都回来签了约了。他们在四爷府认的字,正经的被教过‘忠孝节义’四个字的。四爷是拿平常心待他们,没把他们当奴才看,他们是知道的,现在还为他们去跟皇上要了取消了他们的贱籍的恩典。这对他们来说,就是重获新生。

要知道,还了卖身契,他们只是不再是四爷府的奴才,但他们却还是贱籍。一入贱籍,终身贱籍,连带着子孙八代都是。他们是戏子,就算儿女不当戏子,他们也永世不得超生的。

现在不但成为自由之身,他们还拿回了身份。这代表着什么?他们的儿子将来可以参加科举,他们的女儿也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