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1 (第1/3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火光月色交相辉映,照得永寿宫四周亮如白昼。

赵王听得弦响,箭已越过重重军士,到他跟前。他瞳孔骤然紧缩,连忙策马退后,躲到护卫身后。

护卫手忙脚乱,挥刀挡箭,却哪来得及,一箭如电,恰巧射入赵王坐下马颈。骏马一声痛嘶,猛地一掀,顿时把赵王掀下马来。多亏护卫及时扶住,才没有狼狈跌地。

卫襄连眉毛也没有动一下,冷冷开口道:“三皇兄,你还是速速向父皇请罪吧。”

赵王恼羞成怒,冷下脸来:“十一弟好大口气,就凭你这点人,难道还想力挽狂澜不成?”

卫襄也不说话,又是一箭射出。这一次,却是一支鸣镝,射向半空,发出尖锐的啸声。身后弓箭手如接指令,随着他万箭齐发。

箭雨纷纷,从高处落下,叛军有盾牌者急急举起,奈何处于下方,根本起不了作用,顿时倒下一片。剩下的,不由自主往后退去,阵脚已乱。

陪同领军的安国公世子急急发令整肃队形。

赵王换了一匹马,急急退到箭程之外,被一圈护卫团团护在中间,这才放下心来。他看向卫襄,又气又恨,忽地扬声冷笑道:“十一弟好大的威风,却不知这般本事,可能救得你的新婚娘子?”

闻言,卫襄一直冷凝的神情终于出现一丝波动,冷冷道:“你什么意思?”

赵王大笑:“我知十一弟好本事,因此一入宫就分兵一路去关照你的兴庆宫了。现在,想必他们应该已经得手了吧。”

卫襄的眸中骤然一寒,忽地做了个手势。

箭雨又至,赵王吓了一跳,忙又退了两步,却不防卫襄身后忽然出现一个个子高挑,身材魁梧的青年,手挽强弓,弦拉满月,蓦地松手。

赵王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这一箭,寒光簇簇,势如霹雳,从天而降,直直向他而来。还未接近,就让他感到了为之胆寒的气势。

那青年好强的臂力,好可怕的箭势!

赵王胆战心惊,忙不迭地驱马后退,却听到又是一声弦响,第二箭后发先至,不偏不倚,恰恰斜斜而下,穿透了他的喉咙。

赵王大睁着眼,栽下马去。他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带了这么多人马,占尽优势,成为九五至尊的美梦竟被小小的一支箭了结了。

禁军哗然,顿时大乱,开始四散逃跑。身后火光蓦地大亮,出现无数人马,却是郭家人带着京卫赶到了,反将他们团团围住。

安国公世子拼命弹压,哪镇得住乱局,见大势已去,正要逃跑。混乱中,又是一箭射来,正正射穿他的肩膀。强大的冲力甚至直接把他撞下了马,跌落在地。京卫立刻有人上前,生擒了他。

宣和帝身边,卫褒跨前一步,朗声而道:“首逆赵王已伏诛,余者降之不究。”立刻有人跟着他喊道:首逆赵王已伏诛,余者降之不究。”声音一声声传出去,京卫士兵也跟着大喊。禁军中,开始有人扔了兵器伏地请罪,随即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了兵器。

一场大乱眼看就要消弭。

卫襄带着射杀赵王、射伤安国公世子的青年走到宣和帝面前,扑通下跪道:“父皇,儿臣不孝,需立刻赶回兴庆宫。”

刚才他和赵王的对话宣和帝自然也听到了,闻言道:“十一不需如此,速速前去。”儿子对那姑娘千方百计,好不容易娶回了家,却偏偏在新婚夜遇到这种事,倒是他愧对这一对小儿女了。只希望小十一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

卫襄又指着跟着跪在他身后的青年道:“儿子会留下一半人马,由余小将军指挥,协助郭大人平叛。”

青年伏地行大礼道:“臣禁军校尉余伏波参见陛下。”

宣和帝动容:“你就是前禁军副都统于先勇长子?”

余伏波恭声应道:“是。”

“好,好,”宣和帝显然十分高兴,“虎父无犬子,今朕得一神箭手也。”

*

兴庆宫一边,形势越发危急。

越来越多的禁军士兵冲到墙根下,距离太近,连珠驽完全失去了效用。周耀等人都扔了弩,拔出佩刀,砍得手都软了。对手却非但不少,反而越来越多。

双瑜见形势不妙,咬了咬牙,对江苒道:“王妃,请跟我来。”殿下早已做好最坏打算,有所安排,此时岌岌可危,正是迫得要行那最后之计时。

外面动静忽变,隐隐听到有人在大喊:“赵王已伏诛,只究首恶,余者不追。”一声一声,不绝于耳。

周耀等人在墙头,就见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