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我说,子安,从此我叫白流苏。这些人,这些事,连同白瞳这个名字都一概随雪花而去了。

我说,子安,两个世界,一个天堂。这是最美故事的最好结局了。

我记得,当童话散场时,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免费电子书下载

……

篇外篇

第38节 灰(1)

在白瞳的记忆中,那幢旧时祖上筑建的有灰青色琉璃瓦檐,墨黑漆铜大门的老宅子可以追溯到她难以想象的年代。爷爷辈口中相传这幢老宅子是白家早先一位在皇帝手下做事的翰林大学士,因其才华横溢多书妙文而在告老还乡时受皇帝赏赐以供养终老所用。许久以来白瞳仍旧难以忘记爷爷们说起这幢大宅子由来时的那股自豪感,他们眼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似乎在意念中又回到了那个白家飞黄腾达的年代与荣辉四射的先祖攀谈。毕竟,这些年来白家的家世已远不如从前,虽仍是远近闻名的世家贵族,比起当初却多少有些没落了。白瞳如此厌恶爷爷们说起过去时苟且的眼神,尽管她爱他们。

白家的大宅子里全是仿古式的建筑,约莫开初起建时并未意识到可以被后代珍藏留传至今。这大约也可算作兴建这座宅子的白翰林一个小小的失误,否则他尽可建的更新潮一些,不至在数百年后显得如此腐朽与陈旧不堪。

宅子虽老,白家宅子的大门却是新漆不久的,从近旁走过亦可嗅到新漆刺鼻的气味,路人也罢,这可是白家娇贵的少爷小姐们嗅不惯的。也因此,他们近日一直窝在宅子里,不曾外出。这块黑漆门并不是普通的黑漆门,不是桐木或者松木的,用的材料是和门口那两尊大铜狮子一模一样的铜实打实铸出来的。据说当年安门时请了整整二十个大汉,十人抬一个门扇,费了一天一夜的工夫才装进门框的。黑门通常都是紧闭着的,只有在兴红白事或者年初祭祀的时候敞开。尽管厚重的黑漆门打开很困难,需要至少两个门仆一起用劲推开,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只是按白家一贯的作风,虞美人花瓣般典型的自我保护。某种程度上来说,黑漆门已经成为白家代表性的建筑。

若是有幸遇到白家黑漆门敞开的日子,你可以从门洞中望进去,同样漆黑的门洞如不知名巨兽准备吞噬时间的口。正望去,一扇巨大的画着《春山云烟图》的大屏风恍若巨兽口中的舌。从侧旁饶过大屏风,是一条铺大理石板的走道,侧旁均是种植成片鲜绿的草与绚彩的花朵。走道的对面是白家待客的大客厅,巨大的镏金大牌匾书“聚贤堂”三字,笔劲苍虬,龙飞凤舞,显得气势非凡。自这张牌匾正式挂上以来,白家的贵客便均是在这里招待的。

“聚贤堂”本不叫“聚贤堂”,这扇牌匾是后世的白家子弟在老牌匾因风吹日晒而腐朽破旧的不成样子后重新挂上的。“聚贤堂”这三字乃是白家第九代传人白世贤亲笔所书,也就是白瞳的爷爷的爷爷遗墨。白世贤的书法盛极一时,又善国画,堪称书画双绝。众多文人墨客均不远千里来与其论交,而来求其字画牌匾者更是不绝如缕。白世贤当家的时代是白家在白翰林之后又一次大的鼎盛时期,这种鼎盛一并持续到了白瞳的曾祖父当家的第十代。

白瞳的曾祖父白玉泓出生时便身印金钱胎记,气蕴财象,白世贤初见此子便大叹一声:败落了……转身便走,任谁也拦不住。在后来的发展中事实证实了白世贤眼光的准确性,像个预兆般,白玉泓虽头脑聪明异常却自幼时就不喜好读书,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却惟独专长算盘与财事。白世贤对这个大儿子也没有过分的要求,对其放纵不予理会,只对二子白玉笙和女儿白玉兰强加教诲,将自己的全副精力都花在他们身上。可惜的是二子白玉笙生性驽钝,无论如何连父亲的才华万分之一都学不到,白世贤望子成龙心切举起竹棍鞭笞他,他却只知道傻笑。白世贤一日终无法忍受,扔掉竹棍,再不提白越山读书写字之事。

白世贤的女儿白玉兰却秉承了父亲的才气,以一个女流之辈拥有旁人难以想象的才华,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只因那年代对女人的看法没能有太大的进展。白玉兰虽生的不够漂亮,但因其才华出众颇受侧畔年轻男子仰慕,后来与司徒家二子司徒剑鸿相恋,从西北白家淀远嫁北平司徒世家。可谓门当户对,一时被称为美谈。

白玉泓长大后,诗词书画是除了耳濡目染的一点外便一窍不通,为人却愈发精明。他以白家的家私为本钱,开始做倒卖的生意。以他的高明手段他的资产逐渐扩大,虽缓慢却稳定地增长着,一寸寸占据着商场的地盘并挤掉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