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其实淬炼金丹就是在丹田处将本身的庞大真元无限地压缩和提纯,使真元的密度达到极限,由量变而引发质变,从而使真元丛气态转化为液态,再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形成一个固态的丹药形状的金丹。吕洞宾这一次淬炼金丹的过程也是相当的顺利,体内充沛的真元如长江大河般在体内的各条经脉里来回奔流,势不可挡,汇集到了丹田处,密度越来越大,真元的纯度也越来越高,庞大的真元在丹田处盘旋周转,拥挤得似乎要把整个丹田都给炸开了。

吕洞宾体内蓬勃旺盛的阳气和生命精华,也在他的丹田处积累了起来,不断地积累,逐渐达到了近乎爆炸性的程度,突然激射进全身的奇经八脉里,最后重聚于内心内后脑枕间的泥丸宫,泥丸宫随之不断地跳动,那阳气和生命精华也不断地融入转化成他的纯阳真元,这就是炼精化气的全部过程。但是吕洞宾在刚才两股真元的阴阳交合之后,忽然感觉到自己一直坚持的纯阳之气的练就,似乎并不是成道的正确方法,正所谓孤阳不长,单纯的纯阳之气真的可以使自己的实力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吗?

简单地像汉钟离一般修成纯阳之仙其实很简单,但是即使飞升成仙,实力算不上有多强,而苏婉君可是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超然于众仙的实力呀,那样自己才能与她再次相会,而且还有牡丹仙子,如果自己只是一个寻常天仙的实力的话,如何能够与天庭的天规天条斗呢,如何接就这一个痴情女子的命运?可是要怎么才能获得更强大的实力呢?难道是阴阳双修?一瞬间他仿佛有些明白了苏婉君临别是注入他体内一道先天真阴之气的目的,可能就是让他不可局限于修炼纯阳之气,告诉他阴阳调和才是修行的正道。

想到这里,吕洞宾顿时心中有了主意,反正按道理来说苏婉君的修为应该远比汉钟离要高,对天道的领悟也应该高过汉钟离才对,听她的话应该是没有错的。而且道门修真原本也不完全是追求纯阳仙体的,在唐代之前和之后都还有许多法门是靠阴阳双修而成仙得道的,即便是最讲究清心寡欲的佛教,也不是还有净光欢喜佛传下来的双修一脉吗?为什么最讲阴阳变化的道门反倒会局限于只追求纯阳仙体呢?吕洞宾自来对于压抑自己真性真情和折磨自己身体的苦行之道嗤之以鼻,既然如此,又有了苏婉君的留言提示,自己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阴阳双修的法门呢?

打定了注意,吕洞宾开始放松了自己的身体,聚集在他身体外面的那些水雾状的真元其实就是被他体内的真元流转吸附过来的天地间极精纯的玄阴灵气,天地灵气中也是分了阴阳两种不同属性的,原本吕洞宾按照太清道法和内丹道的修行功法,只吸取天地灵气中阳属性的乾元灵气,对于玄阴灵气从来没有主动吸收过,只是任凭体内的那股先天真阴之气吸收炼化,如果以后真的能够阴阳双修的话,那速度比起他只吸收乾元之气恐怕要快上一倍不止,而且以前这几十年里面,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玄阴之气。

原本汇聚在吕洞宾身旁的那些玄阴灵气是被他自己运功给阻挡在了身体之外,现在吕洞宾撤回了对玄阴灵气的阻拦,那些玄阴灵气立刻就像是溪水归于大海一样,源源不断地经由他的肌肤毛孔流入到他的体内,汇集到各个经脉中间,然后向丹田流去,所过之处,冰凉宜人,很是舒服。可能是受到了玄阴灵气的刺激,吕洞宾体内蕴含的先天真阳之气陡然爆发了出来,在他的丹田处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真阳之火比之世界上任何的灵火更加猛烈,更加纯粹,不断地将吕洞宾原本已经聚集在丹田内的阴阳相融的真元和刚刚进入体内的玄阴灵气炼化,但可喜的是吕洞宾的真元也随着炼化的进行而不断地得到了提纯,原本他体内真元的颜色是各异的,纯阳之气是赤红色的,先天真阴之气是玄青色的,刚汇入体内的玄阴灵气是淡青色的,而在他的真阳之火的炼化下,真元的颜色逐渐转为统一,变成了淡金色,而且随着炼化的不断进行,金色不断地加深,如果是能够变成真正的金黄色,那就说明吕洞宾体内的真元已经彻头彻尾地浑融为一,变成了一种新类型的真元。

吕洞宾正努力地加快着这个过程,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到在修炼的过程中竟然有如此如鱼得水的感觉,这可能就是阴阳交融的快感吧,果然苏婉君说的对,天道是最重平衡的,平衡也就是指阴阳调和,单纯的玄阴之气和纯阳之气虽然也都是纯粹的,也都是由天地灵气精炼而成,威力也都不凡,但是比起阴阳交汇,浑融为一的真元来说,却都差了不止一筹,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柔久易消,刚久必折,果然阴阳调和才是大道之门。

也不知道过了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