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弄得梅表姐很感激,可是也没有花了沈玉妙多少钱。她还是一个有钱的小富婆。

这样想了,对了韩国夫人也就没有了脾气。沈玉妙三言两语就旁敲侧击了韩国夫人外面放债的大概数目。

十万两银子放印子钱,沈玉妙心想,表哥要是真的宠你,你不会没有钱用,还去放印子钱。朱宣对了外面的人并不怎么花钱,相处的都是贵夫人,贵女,都是手里有的。只图了南平世子交往。

再者说朱宣本人真的不是一个大方的人,他对于幕僚们,将军们,用得上的人都大方,对于外面的旧相识一点儿也不大方。

他又不动丫头,身边的人个个都是有的。所以他不必花费,也养成了习惯。别人图了他的权势,他的能耐,求了他还要送钱给他,这也是别人把他惯坏了,他标准就是一个利欲薰心到极致的人。

所以有时看了玉妙心疼她,什么人都同情,什么人都关心,真是一个傻孩子。早就看的明白,这个傻孩子离了我就不行。

母亲幸亏为我订了亲,不然这么一个傻孩子许给了别人,吃亏是难免的。这是母亲的恩亲,如果不订了亲,许了别人,还要时时照应去。

朱宣有时一笑,这门亲事订的真的是不坏。他心思复杂,玉妙心思纯净,外面结交的人大多都是功名利欲的人,回来看了玉妙觉得精神一爽,听了玉妙絮语,好象一条清流,朱宣很会享受的的一个人。

韩国夫人告辞以后,沈玉妙神清气爽,开心的不行。这么傲气的一个人也在我面前低了头,沈玉妙想完了,接着又想了起来,这都是表哥的功劳,至少算是嫁了表哥才会这样,不过不嫁了他也没有这么多的烦恼。

嫁了别人会不会有这样的烦恼,玉妙一时还想不起来。提了笔,给朱宣写信,把韩国夫人来说了,然后就是调侃他,夫人美貌,想来年青时更好。

沈玉妙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朱宣是个守规矩的人。全忘了,他要是不想守规矩,全不在乎名声。

位高权重,自己就是规矩,还要守别人的规矩去。

夜晚对了月亮,诉说自己的思念。表哥不在身边,依然可以感受到他浓浓的关怀。玉妙一天比一天想他。

腹中渐有胎动了,有时候把手放上去,就会被撞一下,玉妙就微笑了,再去告诉太夫人,太夫人也高兴了,孙子会动了。也把手放上去,放了半天才遇到一下,就那也高兴的不行。

南平王府平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别人却不是。

先是昭阳郡主,与宣德将军大闹了,宣德将军失手打了昭阳郡主,当兵的手重,昭阳郡主本来就不是个好惹的主儿,脸上多了个巴掌印子,哭诉到了宫里。

皇上看了真是心烦,这些皇亲们,就没有一个人是省事的。

自己的掌珠高阳公主,又时时住在西山,与驸马如同路人。皇上更是心烦,高阳是十几位公主中最疼爱的一个。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反正(九)

第三百六十七章,反正(九)

韩国夫人离开了南平王府,没有过几天又来看了一次,没有发现出一点儿端倪来。

在太医院里偷听了一句与南平王妃有关的话,林太医又溺毙了,京里长大的皇亲韩国夫人这才发现自己弄错了。

那一句:“。。。。。。南平王妃。。。。。。”下面是什么?她想了又想,总是不明白。林太医已经死了,这事情只有姐姐家的管家才知道了。

楚王长居于封地上,姐夫小楚王在京里住了,在太医院里见到的管家还不是姐夫小楚王的亲随,是看了小楚王长大的,楚王的心腹。

韩国夫人停了两天,没有听到与南平王妃有关的消息,就去了姐姐家里。

楚国夫人正在闹病,韩国夫人也是几天来一次,这次来是自从上次太医院里为姐姐抓了药让人送来以后,第一次来。

进了楚王府并没有见到那个管家。从人引了韩国夫人到了楚国夫人的房里。楚国夫人正眉目颦了,坐在锦榻上不开心。

韩国夫人不以为意,自从成了亲以后,十次见她,九次如此。坐下来就问了一句:“又遇到什么难过事了?”

楚国夫人就轻叹了声气,象是有无限幽怨一样,韩国夫人皱了眉,受不了的样子:“小事情总是放心里。”

楚国夫人立即就收了愁眉,摆了脸色,刚才美人捧心似的幽怨立即就不见了,道:“什么是小事情?你没了妹夫,天天一个人没得牵挂。就觉得别人都为了小事情。”

韩国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