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 (第1/4页)

相对年纪大一些的明波赶快走了过来:“如音姐姐还没有回来呢,我侍候王妃过去。”扶了明波的手往外走,这会儿才得闲的妙姐儿不得不想一下,贴身使唤惯了的丫头都不在,明波和几个丫头,然后就是小丫头跟了自己。

再愚笨的人,和朱宣生活了这些年,妙姐儿也明白表哥在房里“株连”我身边的人呢。眼前是喜事,公主来下聘,当然要先往太夫人房里去说这件喜事。

当家王妃沈玉妙一会儿为了喜事高兴,一会儿为了朱宣又开始独断没了心绪。想想表哥肯定是拉着脸在训人:王妃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你们都应该劝劝才是。应该大为光火的沈玉妙“扑哧”一笑,昨天表哥早早就回来了,想来也是狼狈不堪。

昨天居然没有出来,让我妙姐儿有几分小看你。沈玉妙吩咐停车进去以前就想好了,如果见到了朱宣,应该是手捂了胸口,象犯心口痛的人一样,娇滴滴喊一声:“表哥,你也在。”然后下面的话题就可以抛给朱宣。

但是朱宣没出来,有些不尽兴,灯市上又玩到尽兴,总算是把自己弄得高兴了,这才吩咐回府来。轻轻叹息一声,辜负了我在家里对了镜子练了半天手捂心口装惊奇,也没有用上。

一旁扶了王妃的明波,这一阵子从来学着不上前,今天不得已逼上来了,听了王妃笑只能问一句:“要过年了,府里有喜事,难怪王妃要高兴。”沈玉妙正在微笑幻想昨天如果朱宣从房里走出来是什么样,听完明波说话,只能笑一笑。

高阳公主非常郑重的操办这件事情,四个管事妈妈在太夫人房里,四个管事的却在老侯爷那里,老侯爷和太夫人也是郑重的对待了这件事情。

沈玉妙到了太夫人院子的时候,看了公主府上来的一抬又一抬礼物还在往这里送,先送来给太夫人过目一一看过,而太夫人站在廊下笑容满面,身边是高阳公主府上来的四个有体面的妈妈,正在陪着说话。

看过首饰,再看过衣料,太夫人笑着看看身边这四个管事妈妈,笑语询问道:“想来是宫里出来的嬷嬷才是?”气派就是我们家里的管事妈妈也不行。

早就看出来的妙姐儿只是笑一笑,听为首的管事妈妈回话:“奴婢们是公主成亲时的陪嫁,郑贵妃娘娘身边的人。”

大人们正在说话,外面先进来一个人,是毅将军,笑逐颜开地进来给祖母和母亲行礼,站在廊下道:“这是文昊给端慧送的吗,我也来看看。”

太夫人“哎呀”了一声,笑道:“你小人儿家是哪里知道的,你不能跑来这里,快回去快回去。”被赶走的毅将军往外走了,还说了一句:“我是偷听到的。”

管事妈妈们也赶快奉承了王妃:“这是第二位小王爷了,在我们家里住过几天,公主喜欢,武昌侯也喜欢,自己带了骑马,陪他射箭。”

妙姐儿与太夫人笑着互相看了一眼,武昌侯对南平王府的感觉,就是不喜欢南平王,也不会对几个孩子过于亲热,看来这背地里还是没有忍住。

赶走毅将军,继续站在院子里看礼物,高阳公主府上来的管事妈妈们继续在奉迎:“公主临来的时候说了,虽然订了亲,过年过节的时候,还是象以前一样,请亲家府上不要拘于礼节,过年那几天,公主还想接了小郡主去家里住几天呢。”

觉得无可无不可的妙姐儿只是看了太夫人,太夫人犹豫了一下,管事妈妈们又笑着说了几句:“小侯爷和小郡主都还小,要是为了订了亲让他们疏远,生分了反而不好。”话刚说到这儿,外面又进来两个小孩,是手拉了手走进来的武昌侯唯一的儿子齐文昊和南平王府唯一的小郡主端慧。

大人们都要笑倒,齐文昊和端慧一起给太夫人,王妃行了礼,然后拉了端慧过去看东西,并且指指点点:“这是我送给你的,我母亲说了,你不喜欢的就重新换了来。”然后从首饰里拿了一个凤簪,给端慧郡主戴在头上。

一个院子的人都笑得用丝帕捂了嘴,端慧郡主走过来偏又给太夫人和母亲看:“文昊不是来看我的,大哥说是他接来的。”太夫人再也忍不住笑,用手指了端慧道:“世子呢,请了来,我来问一问他怎么今天请客人。”

哪一天不好请,一定要今天请了来。端慧很机灵地对祖母道:“我和文昊哥哥这就去给祖母喊了来。”两个人手拉了手跑了,太夫人才扶了一个丫头,用手揉了胸口,笑道:“看来是不能拘于礼节,不过是两个小孩子罢了。”

近中午的时候沈玉妙才从太夫人那里回来自己房里去吃饭,出了太夫人院门先笑问了一句道:“王爷在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