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部分 (第1/4页)

六房的三爷是跟着王爷在军中做一个抄写的小吏,三奶奶梁氏前几年因为疑似“奸细”被太夫人赶了,后来是婆婆在太夫人面前求了情,才重新来往。

后来是求了王妃房里的杜妈妈,这才重新有了一个差事,在王妃外面的铺子里帮着,却是跟在如音手下。

这里是一进的四合院,梁氏迎出来:“朱禄嫂嫂哪里来?”如音先只是打量这小小院落,正房一明两暗,两边厢房各有两间,梁氏就是从东厢房里迎出来,手底下只有一个丫头榴花儿是早出来接的。

“看你院子收拾得真齐整,”如音觉得是不错,还有一个小花池子,走廊角上是一个竹架子在,上面开着累累黄花,看上去有几分静谧的样子,象是一切都是那么安然安乐。

当然这里不是安乐的,只看一看梁氏就知道,面容上还有泪痕,正在请如音房里去:“请房里坐吧,”想来如音是在王府里长大,见过多少好景色,在这里夸一句,不过是句客套话罢了。

如音这才跟着梁氏去到房里,榴花儿送上茶来,如音接过来这才问梁氏:“三太爷三太太都不在,论理我该去请个安才是。”

“都去五太爷家打牌。”梁氏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心里就很是难过,对着如音不好悲伤,只是先说自己为什么不去:“不想原来的病又犯了,一宿一宿地睡不着,我又着急,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差使有进项,这在家里歇着,还请嫂嫂不要怪我才是。”

看着梁氏也的确是面色腊黄的,再有泪容更是显得不好,如音劝解一句:“我就是来看看你,怕你为不能去在心里想着反而添病,只是你有什么病根儿,要除了才好。。。。。。”

刚说到这里,外面进来三个小姑娘,大的七岁,五岁,小的还摇摇摆摆的进了来。后面跟着榴花儿照顾着是最小的小姑娘:“姑娘们来给朱禄嫂嫂请安来了。”

三个花朵儿一样的小姑娘,如音一看就喜欢了,来以前现备的有见面礼,赶快拿出来,一个人手里给了一个荷包,正是昨天夜里悄悄起身拿走的荷包。先倒出来给梁氏看了,荷包都有一枚小小的金钱,虽然不大,却是金子打的。

“姑娘们别嫌不好,拿着买花戴吧。”如音逗了小姑娘一会儿,这才对梁氏道:“你不舒服,你还歪着,倒别为我来拘束了,几时好了,带着姑娘们进府去给王妃请安,王妃最喜欢小孩子。”

正为生了三个女儿犯愁的梁氏看到如音这个样子,不禁心酸起来,忍住泪道谢道:“也想去给王妃请安去,只是怕我们不是那台面上的人。”

如音却是不以为然地道:“亲戚不走动,怎么还是亲戚呢,王妃素来对家里亲戚的都有照应,你不去谁还认识你不是。就说这端午节吧,家里的亲戚都是按着太夫人在的时候例领东西,哪一家也没有少过,只是你得了不有,要是没去,让人去领了来才是。”

“是我公公去领的,多谢嫂嫂想着。”梁氏说完,听着如音又回到原先的话题上去,因小姑娘们在,声音就低不少:“只是你是什么病,年纪又不大,总是犯病可不好。你不是还想有儿子?”如音开一句玩笑。

梁氏忍不住泪流,倒让如音惊异:“想是我说错了话,这是怎么说的?”梁氏先挥手让榴花儿把姑娘们都带出去,几个小姑娘象是看惯了,没有问什么就都跟出去。

房里梁氏这才对着如音把话说出来:“。。。。。。先是有一个姨娘,生了一个儿子不想不到周岁就没有了,姨娘想的心伤,生产的时候落下了病也没了。我这生来生去就只是姑娘,族里几位太爷们,经常来逛,有一时礼节不周的地方,就说我命硬克的,偏我婆婆等着要孙子,也是每天冷言冷语的,今年更是多,因此上病了,自己在家里想着不能去铺子里又着急,就越发的是不好。。。。。。”

一切打听清楚来的如音听着这个话头儿,先是叹一口气,接着梁氏的话道:“论理我是奴才,不该我说太爷们不好,只是太爷们家庙上呆着享受供奉还不知足,到处管小辈们的事情,跟你说个笑话吧,王爷打发姨娘走,太爷们就是王妃也说呢,何况是你,王妃素来是贤德的,反而说太爷们事事上心,端午节倒一家多给了东西。”

在家里病了几天,只有王爷王妃回京那一天挣扎着在王府门前接过的梁氏目瞪口呆:“果然是要打发姨娘,油车胡同就是隔壁那一条街上,我虽然病,也在家里听我婆婆说过两句,什么不应该呀,我只是不信,听嫂嫂这么一说,竟然是真的。”

如音温婉的笑一笑,半吐半露地道:“王妃是什么性子,成亲到今天,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