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和尚,尼姑,道士,占去了百家姓上东西南三道门。而且是仅有的三道门。这是一奇。

僧、道、尼三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同岁,只差不同月同日同时了,这是二奇。

东门望日居住在东海之滨,朝迎日出,夕送日落。西门观雪居住在峨眉之巅,终年观赏那皑皑白雪。南门精卫居住在南海之滨,清修之志犹如精卫填海,矢志不移。姓名与地域景物,巧之又巧,妙之又妙,这是三奇。

和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道士有老婆孩子,尼姑有丈夫女儿。僧、道、尼都不忌杀戒,矢志行善积德,锄暴安民,这是四奇。奇上加奇,奇之又奇,三奇的名声在江湖上十分响亮、谈起来没有不钦佩的。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端木翔龙得知站在自己面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二怪之一的江湖浪子梁秋实时,别提心中有多高兴了。

梁秋实问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翔龙恭敬地回答:“晚辈端木翔龙,家住秭归县。”

梁秋实又问:“神医玉书生端木仁荣是你什么人?”

翔龙道:“那是先父。”

梁秋实颇为惊异道:“听说二十年前那场变故,端木家鸡犬未留,寸草不剩,被仇家烧成一片废墟,不知小兄弟是如何逃出虎口的?”

端木翔龙道:“晚辈幸得本庄管事之子南宫平叔叔拼死相救,方脱出虎口。捡得一条小命。”

梁秋实这才点点头表示相信说道:“墨龙剑乃你祖传珍宝,它也为你家招来横祸,七八十口人死于非命,偌大的家业毁于一旦。如今欲得此物之人比比皆是,你怎好佩着它招摇过市,让人给缀上了。莫非南宫平未告诫过你,也没有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江湖道上的险峻说给你听?”

翔龙俯首道:“前辈教训得极是,只因小弟初入江湖,疏忽大意,竟忘了南宫叔叔的嘱咐。小弟举家遭难,血海深仇刻骨铭心。可二十年来,南宫叔叔竟未查得仇人半点线索。身为人子深仇不报,怎可立身于世。可在这茫茫人海中叫我上哪去找寻仇家的踪迹?晚辈原想,既然仇家二十年前是为了此物而来,我何妨用此物将仇人引出,以报这深仇大恨。”

梁秋实听翔龙说完,心中一热,微笑着说道:“小兄弟,你太幼稚了,凭你一人之力,便想报得这仇恨。想你父当时名扬海内,位列武当众弟子之首,尚惨死在仇家之手,你的能耐莫非比你父还大?三山五岳的黑道高手、不轨宵小多如牛毛.你能抗得住他们的攻击?他们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得出,一旦发现了你,要杀你是易如反掌。你这种举动实在是幼稚可笑,等于是在将自己的性命放在砧板上任人宰割。再说,白道中一些人未必就不想得到此宝。美女钱财,奇珍异宝,最能诱惑人的心,它可以使很多人迷了心窍,丧失良心。所以,古人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今后你一定要加倍小心才是。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到头来被人害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岂不有负南宫平含辛茹苦二十年,将你抚养长大的良苦用心?又如何安慰你父母在天之灵?”

梁秋实一席感人肺腹的话语,说得翔龙面红耳赤,热泪盈眶。他颤抖着声音对梁秋实道:“今日得遇前辈真乃三生有幸,晚辈将终生不忘您的教诲。”

梁秋实笑笑道:“你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寻仇雪恨不争这一朝一夕,二十年都熬过来了,还怕再等些日子。你刚刚出道,先莫想那报仇之事。江湖险恶,遍地荆棘,处处陷阱,你要多多磨砺自己,增长阅历,待闯出万儿来,办什么事都方便多了。寻找仇人,要有耐心,不可明来,只能暗访,世上的事没有不透风的,纸终归包不住火。好啦,我有事先走一步,望你好自为之,到时候,说不定我还能为你尽点微薄之力呢。”

翔龙依依不舍地叫了一声:“梁前辈。”

梁秋实道:“在我们未下楼前,还请小二哥费心。任何人不得上楼。”酒保连连点头,乐不可支地答道:“客官放心,这个小的自然省得,您老就放心吧!”

梁秋实带着翔龙上了楼,楼上桌椅板,横七竖八,碗著酒菜狼藉遍地。梁秋实一看觉得也实在是太脏乱了。不觉的皱了皱眉头。马上动手将地上乱七八糟的推往一个屋角里,然后在一张还比较完好的桌子上坐了下来,开口说道:“小兄弟,练武之人讲的是内外兼修,光有一身横练功夫是不够的,虽然它能一时的取得上风,可它毕竟不能久战不衰,我要传给你的,是武学一道的至高无上的内家心法,它讲究形、神、意合一,意与神会,形随意生,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