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刚才虽然耗去了许多真气,经过运功一周天,便已恢复。

他举目环视,只见杨氏和她女儿正盘膝行功,杨超则疲惫地立在他的身边。他急起身问道:“前辈怎的不调息?”

杨超眼中闪着泪花,充满万分感激地说:“老朽要为你们护法。”

端木翔龙心头一热道:“前辈现在可以放心调息了,晚辈为你护法。”

标超道:“不用了,老朽已恢复了不少。公子的大恩大德,老朽将永记不忘。今后若有用得着老朽的地方公子尽管直说一定当竭尽全力。”

端木翔龙微笑道:“前辈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做人的本份。老前辈不也是这样做的么?”

杨超道:“你救了我一家性命,至今还未知道你姓氏名谁?师父是哪位高人?”

端木翔龙道:晚辈端木翔龙,家居秭归县。

杨超惊道:“端木翔龙?秭归县?端木仁荣你可认识?”

翔龙眼含泪光道:“那是先父。”

杨超道:“是的,秭归县姓端木的只有一家,想不到你是神医玉书生的后人。老朽虽说与你父交往甚少,却十分尊重他的为人。可惜呀一代大侠竟惨遭毒手,不知贤侄可报了这血海深仇?”

端木翔龙一听杨超称他为贤任,也随着改口道:“杨老伯,小侄至今还未查到凶手的下落,实是愧对先父、先母的在天之灵!”

杨超叹口气道:“贤侄有所不知,自你家遭难后,武林中相继发生了几件与你家一模一样的惨案。河北保定府之贤庄银鞭高存义一家三十二口未剩一个活口;山东济南府彭家堡七十六条人命全部丧生;浙江天台县浩月楼楼主顾浩月一家六十四口寸丁不留;江苏湖湖钓里焦昆全家十一口无一幸免;福建虎啸山庄皇甫义举家一百零三口,只夫人丁梦梅珍幸免于难,据说她当时身怀六甲。只身外逃,至今沓无音信,生死不明。贤侄呀二十多年来,大伯我总在想这些事件的发生决非江湖中寻仇报怨,而是一个秘密组织精心策划的大阴谋。我曾暗中派出许多弟兄四处打探想不到派出去的人也是石投大海,一去不回。

奇怪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江湖上却并未出现新的门派,实在令人不解。”

端木翔龙突然道:“老伯,小侄有一事不明,还须请教。”

杨超道:“贤侄有话,但讲不妨。”

端木翔龙道:这巴山七鬼与老伯到底有何过节?

杨超叹口气道:“说来惭愧,我一生只想行善济世,拯救苍生谁知却养虎为患。巴山七鬼被我救下此事你已有所闻,但不知他们何时投人巫山神君门下不仅恢复了一身功力技艺更胜从前。他们此次前来是要我做他们的护法。

端木翔龙道:“莫非他们要自立帮派”

杨超摇摇头道“不是,凭他们几个哪有能耐自立门派,是他们的师父巫山神君。那老魔头耐不住寂寞要出来现世了。

端木翔龙问:他们平日里都穿这一身黑衣?

杨超道:是呵。据说这是他们统一的服饰。

端木翔龙点点头自言自语道:“看来他们是一伙的了。”

杨超不解地问道:“贤侄所指何人?”

端木翔龙道:小侄在想昨日在渡口小店遇上的一伙人他们也是这样一身黑色衣袄。当时他们一行十三人匆匆赶过江去,为的就是拦截小侄。”

杨超惊问道:“为什么?”

翔龙道:“为了小侄这辆剑。”

杨超道:“这剑不是你家的传家至宝墨龙剑么?”

翔龙道:“正是。”杨超道:“他们怎知你是端木家的后代,又怎知你怀揣至宝?”

翔龙道:“老伯问得好。小侄初次出道不久,缺少江湖阅历,路过秭归时,一时大意,竟将此剑挂在腰间,被人给缀上了。他们飞鸽传书招来了那十三名黑衣人。在渡口酒楼,他们未发现小侄便匆匆赶过江去。”

杨超过:“你又怎地到这荒山野岭来了?”

翔龙笑道:“说来也是天意。他们也许过后得到消息,知道小侄已经过江便又回头追了上来。他们夜间模进小侄歇息的客店,想用迷香将我迷住,不想未能得逞。”

端木翔龙从头至尾将昨夜之事对杨超讲了一遍。杨超听了感叹不已,道:“看来他羽翼已丰,江湖劫难迫在眉睫,何人能作中流抵柱,力挽狂澜呢?”

端木翔龙道:“莫非就没人能制服巫山神君吗?”

杨超摇摇头道:“谈何容易,这巫山方圆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