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村部

****年**月**日

看到这个喜报后,整个学校沸腾了,教师和学生们都奔走相告,他们都互相鼓励,一定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争取年年获得奖励基金。

随着第三期新农村的落成,村里崭新宏伟的大礼堂也在村的中间地带胜利落成了。

这个大礼堂,仿照了**城楼的样式和格局,既古式古香,又带有现代气息。

从南面的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可以容纳几千人的,排着整齐的座椅,顶部壮实着一百多盏虹吸灯的大会场,

正面是一个巨大的主席台,主席台的上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恶**画像,两边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

听**话句句金玉良言,

下联是:

跟共产*走条条康庄大道。

横批是:

情深如海,功高似山。

这幅对联是由钱兴祥写的。

当时,大礼堂刚刚建成,**像刚刚定制好,可是要想在画像的两边挂上一副歌颂**恩情的对联,若是请书法家前去书写,又要花费一笔很到的钱,支委会一班人算来算去都有点心疼。

不挂吧,又觉得对不起咱们贫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群众的大救星**,一时间竟然也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而是好。

“对了,咱们村的兴祥,他的毛笔字不是也很好嘛?何不让他来写呢?”忽然第四生产队的老队长钱金林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是啊,他的确写的很好啊。”

“让他来写就很好的。”

“咱们又不求什么名气,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的无限敬爱。讲啥子排场,要啥子名气。”

这样,就把书写这幅对联的担子落到了钱兴祥肩上。

“书写的人有了,可是写什么好呢?”

“兴祥这样的人还怕写不出一副好的对联来吗?”第六生产队的队长吴柏根说道。

“是啊,咱就托付给他一个人去好了。干嘛要咱们大家来挖空心思呢?”第四生产队的队长钱金林说道。

钱兴祥接到了这个任务,心中是既兴奋又担心。

他兴奋的是全村的社员们对自己的信任,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社员们交给自己的这个任务。

于是,他就在办公室里苦思苦想这副对联的内容了。

一写就写了一百多对,一遍看下来,就去掉而来百分之五十多,他就在最后剩下来的肌肤对联中精心的挑选。

最后,选中了“听**话句句金玉良言,跟共产*走条条康庄大道”这一副对联。

选好了对联的内容,接下来就是书写了。

他不是书法家。虽然他自己喜欢写写毛笔字,可那毕竟是自己闹着玩儿的,哪能跟书法家写的东西去比较。

他一开始就写离开好几十副,然后对照着尽情挑选,最后觉得没有一副是自己能够满意的,于是,就接着再写,结果又是这样。

整整写了一天,终于写出了一副自己比较满意的对联。

钱兴祥就把这幅对联收好了前去进行装裱,装裱了后就挂了起来。

要说钱兴祥的着手毛笔字,虽然没有那些大书法家的名气和阔气,但也非常有个性,很有一些赵孟畹牧槎�屯豸酥�陌云��褂幸恢制�莸母芯酢�

这副对联,既写出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大恩大德和**对全国人民的谆谆教导,又写出而来人民群众对**,共产*的如何深,似山高的恩情的感恩戴德。

大礼堂落成的这一天,就选择在十月一日这一天,村里邀请了县文工团来给村里的全体村民演出了一场戏《智取威虎山》,第二天的晚上,又加演了一场电影《金光大道》。

这天上午,钱东照正在田间和村里的各个工厂里转悠着,忽然,钱东海气喘吁吁地跑来跟他说道:“老书记,有几个记者来找你。”

“哦,找我做什么?”钱东照疑惑地问道。

“他们说要找你了解一些村里的事情。”钱东海说道。

“好吧,走。”钱东照说着,就朝着村部里走去了。

来到村部里面,两个背着照相机的记者正坐在那里。

“你们好。”钱东照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