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想要得到手下的真正效忠,那你就必须要有地盘给手下养活家人繁衍生息,身为主公你就必须为手下的每一个人负责,从此出门报号报的就是你的名字。

从此“主辱臣死”他们不仅要再外面维护你的荣誉和名声,相应的你也要尽量保全手下的生命和家眷,如果他们为你而死,那你身为主公就必须要承担起养活他们家眷的责任,只有这样你才是一名合格的主公。

如果你无法养活手下,也无法庇护手下,那他们要离你而去你就不能有半点阻拦,因为从那天起你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们眼中的“好主公”了,弃你而去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一个军阀战败之后,他的势力之所以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原因。

听到这刘武有些不明白了,他看着眼前的邓虎问道:“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拜我为主公呢?还有那些人是怎么回事,怎么不能和我同席了?”

顺着刘武手指的方向,邓虎看到了那群正蹲在地上吃肉的杂兵精壮们。

邓虎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我现在也有些糊涂了,李氏兄弟要跟着咱们我还能理解,只是这几个人打的什么算盘我还真不清楚,不过主公也不用多心,他们根本就没有拜任何人为主公的资格!”

“啥玩意,这卖身为奴还要什么资格?”刘武算是彻底崩溃了,你说这都什么事啊!

噢,感情在这个世界中就算要卖身为奴都是要有资格的,没那个资格连卖身为奴都不行!

在刘武的眼里拜人为主公和卖身为奴,这两者根本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说真有点区别,那他们也只能算是稍微有些自由的奴仆罢了。

看着刘武那一脸的迷惑表情,邓虎叹息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主公这次真伤的不轻,我知道的还是你教的呢!”

在邓虎的解释下刘武总算明白为什么邓虎说这些人都不够资格了,原来在这大汉朝就连手下都是要分个三六九等的。

最底层的就是依附在主家身上的仆役家奴,接着是佃户平民,这些人都是没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资本的,他们称呼主家就不能以主公相称了,他们要称呼主家就只能叫“主上”。

再上层的就是拖家带口有一些本事,也有一些手下的人,这些人和平民一样也只能称呼主家为“主上”。

这些人都属于下品,他们不管是吃饭还是走路都是要有规矩的,如果不是立有大功被主家破格赐位,那是不能和主家同席的,否则身为主人是会被其他人嘲笑的。

真正能够有资格称呼主家为“主公”的,那就必须是有一些家世的人,比如说读书人中的“寒门庶族”或是“商贾之家”,再比如说军中有本事有身份的人,这里的有身份所指的往往是“斗食”以上的人,因为在汉军编制中,“斗食”以上才算是军官,而斗食以下都是兵。

这些人属于中品,他们已经可以称呼主家为主公了,并且也可以和主家同席吃饭,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被主家邀请基础上的。

处在最上品的就是那些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了,这里就不多做累述。

之所以说穆顺几人根本不够资格称呼刘武为“主公”,那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还是一无所有,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戎卒,他们根本就不具备拜主的资格。

即使要拜主,那也只能是称呼刘武为“主上”,根本就没有资格称呼刘武为“主公”。

邓虎之所以同意刘武收下这几个人也并非是没有原因的,那就是刘武现在也根本就没有自称“主公”的资格。

现在的刘武和他们都是一样的,刘武也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戎卒,之所以会拜刘武为主公那是因为他们看好刘武在短期内有功成名就的可能,或是看出刘武是个能成大事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刘武打赌了。

他们既然输了就必须要接受刘武做他们“主公”的事实,不管事实是不是如此,至少邓虎是这样想的。

至于剩余的那十几个人,他们极有可能是穆顺几人的手下,虽然他们没有官职,但凭借自己的本事身边聚拢一些人还是可以的,既然刘武是穆顺几人的主公,那么剩下的十几个人就只能称呼刘武为“主上”了。

既然关系都确立了,那他们从此就只能以刘武家奴的身份出现,而邓虎。穆顺几人则可以用家将的身份,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从主仆关系确立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必须开始遵守规则,这就是那些人不能和刘武同席吃饭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邓虎没说,他们俩想要在杂兵营混下去还真就离不开这些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