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困守仁川 (第1/2页)

驻朝鲜北方战场上北虏不断增兵,据说北方已经有了近十五万兵力,采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用近乎血肉磨坊式的打法,把战线一点一点向南方推进,北上的仁川营人员伤亡不断增加,急需要补充兵力,并且部分重伤员也需要运回国内治疗,还好是夏季,海兵官兵的着装和伙食供应还没到出问题时候。 所有的压力,一下子都担在邵铁均肩膀上,现在他急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来鼓舞士气,进而才能发起打通与国内之间通道的战役。 结果,会上反到是用水雷封锁飞鱼峡,固守待援的方案占了上风,一天会议无果,只能先提出拆除对着汉城方向的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补充月尾岛防御问题,在飞鱼峡多加几道阻拦锁,防止出现类似夜袭。 八月三十日夜,敌军再次夜袭,这次是倭寇的四艘小型鱼雷艇,由于吃水较浅,在越过三道阻拦锁之后,一艘二十吨级鱼雷艇在飞鱼峡内转弯搁浅,倭寇指挥官当即下令掉头,在月尾岛炮火打击下,损失了搁浅的鱼雷艇,其余三艇撤回。 这次夜袭之后,第一舰队上下真是被打怕了,原本信心满满的顾守城中校第一个跳出来要求用水雷封锁航道,会上众人纷纷响应,邵铁均迫于无奈,最后下令部署五十余枚锚雷。 这下子,彻底解决了敌人偷袭问题,不过也带来舰队无法出航的新问题。 尤其是第一舰队被自己封锁在港区之后,敌军的两支舰队轮番到月尾岛外海,每日里远远的开火十至二十分钟,不等月尾岛炮台开始还击,就自行撤回。 尽管敌军炮击命中率不高,但架不住次数多,一时间月尾岛只能被动挨打,整个舰队上下更加士气低落。 九月二日,在船坞里躺了一个多月的凤阳舰终于修复了,按照修理厂负责人的说法,目前凤阳舰高速航行可以,不过如果进行长时间炮战的话,不排除紧急修复的战损部位再次开裂进水。一句话就是逃跑可以,开火的不行。 此时,前线传来重大战况,仁川营在北虏优势兵力挤压下,全线撤退,战线已经退缩到汉城以北二十余公里处,朱先钎的老友胡先仞副哨长,不对,老哨长陈孝选中校在半个月之前已经阵亡,临时担任第三哨哨长的胡先仞中校也被北虏炮击打伤,目前重伤,正在后运至仁川港海兵医院抢修。 朱先钎得到消息后,匆匆赶往医院探望。 刚进了病区,还没看到胡先仞,居然意外的见到已经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朱大志医官。 原来朱医官主动请缨,搭乘七月二十四日的高南升号快速商船,从海州港出发,几经波折到了仁川港,下了船就连做了十余台手术,还没等到和朱先钎见面,紧接着又匆匆忙忙赶往汉城,连续给受伤的仁川营官兵们手术,一直到八月底才回到仁川港,结果回来之后,朱先钎又执行战巡任务,搞的两个人一直没碰上面。 结果,因为共同的好友,两人终于见面了。一番寒暄之后,朱先钎嘲笑朱大志医官胡子拉碴,没有一点喝洋墨水的气派,朱大志反唇相讥,讥笑小白脸朱先钎被晒得像个黑铁蛋,一点皇家儒雅气质都没有。 两人说说笑笑之间,不停的有人找朱医官签字,两人的谈话屡次被打断。 终于不再有人进来了,朱先钎好奇的问道:“老兄难道又升官了”? 朱大志一直在等朱先钎发问,可惜这个呆瓜兄弟没一点见到领导的觉悟,看来这回终于开窍了。 朱大志忍不住大笑三声,然后反问道:“你觉得呢”? 朱先钎摇了摇头,板着脸继续逗着朱医官:“我估摸着是个临时差遣,医院里面可是论资排辈的”。 朱大志的矜持一下子被激怒了,两撇小胡子抖动着大声嚷嚷道:“我朱大志留洋数年,医学贯通东西、医术直追先贤,屡次冒险参战救治伤员,怎么能是临时差遣”。 “告诉你,兄弟现如今可是大明海兵总医院伤科大主管,一级医正,相当于你们有任职的上校军官,这次如果老哥有命回去,说不得就是御医正了,你这小弟还不提前给御医正行礼”,朱大志说道。 此时的大明军中医官设置,医官乃为统称,其实分为四档,最低一档是医士,同样是分为三级,相当于海兵当中的士官,海兵中医校学员、大部分医院看护和勤务人员均为此衔,第二档是医生,相当于海兵中的尉官,第三档是医正,朱先钎第一次在海兵中医院见到朱大志,朱医官就是三级医正,相当于海兵少校,短短几年下来,晋升为一级医正,就算是战时也是算非常快的,最高一档就是御医正,海兵总医院的院长也不过是二级御医正,享受海兵中将、都督佥事的待遇。 朱先钎忍着笑回道:“小弟不才,这些年为国效力,击沉战舰六艘、击伤无算,灭敌近千,总吨位两万余吨,折算成银元莫约有三亿元,承蒙陛下和海军都督府关爱,小弟屡次左迁,现如今已经是海兵上校,烈阳舰舰长,你说小弟要不要给你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